2011年10月,某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成阳市某国有大型企业甲(以下简称"甲企业")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检查中了解到以下情况: (1)2011年3月10日,甲企业收到一张由甲企业和乙企业共同负担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甲企业会计人员A根据该原始凭证及应承担的费用进行财务处理,并保存该原始凭证;同时应乙企业的要求将该原始凭证的复印件提供给乙企业用于账务处理。 (2)2011年6月10日,经会计机构负责人B批准,本厂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C将部分会计档案复制给丙企业。 根据材料,选择下列符合题意的选项:
下列关于档案室工作人员C将会计档案复制给丙企业的做法,观点正确的是( )。
A:会计档案不仅能提供查阅和复制,原件也可以直接借出 B:不仅需要经过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还要经过档案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批准后才能查阅和复制 C:首先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在不拆散原卷册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但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D:工作人员C的做法及其处理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1)A公司在工商银行有基本存款账户,因业务需要在建设银行开立一般存款账户,2012年1月30日.A公司签发一张金额为10万元的现金支票,向建设银行提示付款,建设银行工作人员拒绝办理该笔业务。 (2)B公司在2012年2月21日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为10万元,当天从C公司购买原材料,金额20万元,并给C公司签发一张面额为22万元的转账支票。
关于建设银行工作人员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建设银行工作人员的做法是错误的 B:建设银行工作人员的做法是正确的 C: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 D: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也可以办理现金支取
某年夏季,李某用挂号信(未保价)邮寄了一张身份证至江西省某县王某,邮寄费为人民币5元,结果信件在当地邮局工作人员A投递途中丢失,分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第一种情况,邮件运输及投递等环节均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第二种情况,该信件在投递环节恰逢当地发生洪灾,邮寄工作人员A等努力抢救邮件未成,最终导致邮件丢失。
在第二种情况下,对于邮件的丢失,( )。
A:邮局工作人员A应承担赔偿责任 B:邮局工作人员A只承担过失赔偿责任 C:邮政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D:邮政企业承担有限赔偿责任
病历摘要:某新生儿日龄7天,于生后3天开始出现皮肤黄染,昨起加重,一般状况好,食奶好,无呕吐,肝脾未触及。检查示:白细胞正常,血清胆红素17μmol/L,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新生儿环境及工作人员要求
A:新生儿室宜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B:室温维持在2~30℃,相对湿度65%~75% C:每天对空气,库奶,工作人员手等抽查取样做细菌培养 D: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每季度做鼻咽拭子培养,凡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 E:工作人员应挑选有丰富经验及责任心强的人担任新生儿护士
某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某药品生产企业将库存的复方氨基酸胶囊的生产批号,由“140508”更改为“150708”并出厂销售。另有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丁某,明知该药品生产企业行为和实际情况,为谋私利购买该批复方氨基酸胶囊并有偿提供患者使用,该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该批药品的金额为10万元,但未收到因服用该药品造成健康损害的报告,不足以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上述信息中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丁某的行为可以认定为( )。
A:生产假药 B:销售假药 C:销售劣药 D:生产劣药
某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某药品生产企业库存的复方氨基酸胶囊的生产批号,由“140509”更改为“150706”并出厂销售。另有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丁某,明知该药品生产企业行为的实际情况,药圈会员收集,为该科室购买该批复方氨基酸胶囊并有发热患者使用。经查,该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该批药品的金额为10万元。但未收到给药品造成的健康损害的报告,不足以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上述信息中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丁某的行为可以认定为
A:生产假药 B:销售假药 C:销售劣药 D:生产劣药
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条件
A: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B:年满16周岁 C: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D:未经职业健康检查
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工作人员证》中应记录哪些内容?()
A: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论 B: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法律法规培训情况 C: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D:放射工作人员职称晋升情况
某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某药品生产企业库存的复方氨基酸胶囊的生产批号,由“140509”更改为“150706”并出厂销售。另有某医 疗机构工作人员丁某,明知该药品生产企业行为的实际情况,药圈会员收集,为该科室购买该批复方氨基酸胶囊并有发热患者使用。经查,该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该批 药品的金额为10万元。但未收到给药品造成的健康损害的报告,不足以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上述信息中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丁某的行为可以认定为
A:生产假药 B:销售假药 C:销售劣药 D:生产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