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6岁。过去有嗜酒及慢性肝炎史,近2个月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并扪到肿块。体格检查:肝肋下3cm,质硬,无腹水。B超检查发现患者肝右叶中央单个10cmx12cm占位,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最大的是

A:胆道感染 B:肝炎后肝硬化 C:血吸虫性肝硬化 D:酒精中毒性肝硬化 E:肝良性肿瘤

患者男性,50岁。乙肝病史10年,近3个月来自觉右上腹间歇性钝痛,夜间及劳累后加重,食欲缺乏,低热,消瘦。查体:肝浊音界上移,质硬,无腹水,无黄疸。腹部MRI平扫显示肝右后叶见一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大小约4.2cmx5.3cm。实验室检查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患者无严重心肺疾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无远处转移。

与该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关系最大的是

A:胆道感染 B:病毒性肝炎 C:肝良性肿瘤 D:酒精中毒性肝硬化 E:饮水污染

筛选ALT正常,HBV全阴者180名,单抗-HBs低水平者85名,以5~9岁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分组情况下,一组接种国产疫苗,一组注射安慰剂,接种9年后检测,发现疫苗组HBV人年感染率为1.72%,安慰剂组为9.25%。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单盲 B:双盲 C:三盲 D:开放实验 E:非盲法

筛选ALT正常,HBV全阴性者180名,单抗-HBs低水平者85名,5~9岁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分组情况条件下,一组接种国产疫苗,一组注射安慰剂,接种9年后检测,发现疫苗组HBV人年感染率为1.72%,安慰剂组为9.25%。

本实验采用的盲法方法是

A:单盲 B:双盲 C:三盲 D:开放实验 E:非盲法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如下表: 本例X2=50.15(=3.84),比值比(OR)及其95%CI为10.91(9.50~12.53)。正确的结论是()。

A: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发生无统计学联系 B:非HBV感染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HBV感染组 C:HBV感染可增加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D:HBV感染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非感染组 E:HBV感染可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发生门保护因素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如下表: 本例χ2=50.15(op),比值比(OR)及其95%CI分别为10.91和9.50~12.53。正确的结论是( )

A: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无统计学联系 B:非HBV感染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HBV感染组 C:HBV感染可增加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D:HBV感染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非感染组 E:HBV感染可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保护因素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如下表: 本例χ2=50.15(op),比值比(OR)及其95%CI分别为10.91和9.50~12.53。正确的结论是( )

A: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无统计学联系 B:非HBV感染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HBV感染组 C:HBV感染可增加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D:HBV感染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非感染组 E:HBV感染可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保护因素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如下表: 本例X2=50.15(=3.84),比值比(OR)及其95%CI为10.91(9.50~12.53)。正确的结论是()。

A: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发生无统计学联系 B:非HBV感染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HBV感染组 C:HBV感染可增加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D:HBV感染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高于非感染组 E:HBV感染可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发生门保护因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