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5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8,餐后2H血糖13,血清甘油三酯3.5,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3.6,无明显不适。半年内体重下降10KG,查体:BP160/110mmHg,BMI28。心肺查体无阳性发现

首选的降血糖药物是

A:二甲双胍 B:瑞格列奈 C:罗格列酮 D:阿卡波糖 E:格列本脲

男,45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8,餐后2H血糖13,血清甘油三酯3.5,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3.6,无明显不适。半年内体重下降10KG,查体:BP160/110mmHg,BMI28。心肺查体无阳性发现

降血压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a受体阻滞剂 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利尿剂 E:b受体阻滞剂

哪些降血糖药物易引起下列不良反应

正规胰岛素

A:耳毒性 B:低血糖昏迷 C:乳酸血症 D:降低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E:增强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哪些降血糖药物易引起下列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

A:耳毒性 B:低血糖昏迷 C:乳酸血症 D:降低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E:增强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哪些降血糖药物易引起下列不良反应

保泰松

A:耳毒性 B:低血糖昏迷 C:乳酸血症 D:降低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E:增强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哪些降血糖药物易引起下列不良反应

苯乙双胍

A:耳毒性 B:低血糖昏迷 C:乳酸血症 D:降低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E:增强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

(维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与氨茶碱,口服避孕药同服,降低药效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对于口服不吸收的药物,或者在胃肠道容易降解的药物,或者为了某些特殊的目的,往往制成注射剂、鼻喷剂、吸入剂等。

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有

A:皮肤溃疡 B:介质pH值 C:药物的脂溶性 D: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 E:皮肤的渗透性 F:药物的稳定性

某女性患者,7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和降压药治疗,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160~170)/(90~100)mmHg,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轻度增高,超声波示双侧颈动脉有多发斑块形成。

该患者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时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100mg/dl B:起用前后检查肌酶和肝酶,严密观察肌肉症状 C:为了尽快达到降脂效果,联合使用贝特类降脂药物 D:治疗强度应达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30%~40% E:合理安排剂量,不宜为追求高效而加大剂量

维生素PP作为降低血中胆固醇药物的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B: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C: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原料CH3COSCoA的合成 D:抑制胆固醇的转运 E:抑制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动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