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5岁,乏力,消瘦3年。实验室检查:WBC 3.02x10/L,Hb 64 g/L,PLT 45x10/L,骨髓检查原粒细胞(I1型+I2型)0.08,粒,红,巨三系细胞均有病态造血,形态学诊断MDS-RAEB。

有关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 患者采用化疗或诱导化疗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4个月后再次骨髓检查,原始细胞明显增多,为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细胞化学染色。)

A:一般在取材涂片后48 h内染色 B:嗜酸粒细胞MPO染色为阴性反应 C:嗜碱粒细胞MPO染色为阴性反应 D:在急性白血病分类及鉴别中,MPO染色是必不可少的 E:ANLL患者MPO染色阳性 F:MPO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 G:ALL患者 MPO染色为阴性

从患病以前的常态向患者角色转化,或者患病后向常态转变,都有一个角色适应的过程,如果适应不良,往往导致心理障碍,可能进一步影响健康和生活。

患者否认自己有病,未能进入角色,称之为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E:角色行为异常

 从患病以前的常态向患者角色转化,或者患病后向常态转变,都有一个角色适应的过程,如果适应不良,往往导致心理障碍,可能进一步影响健康和生活。

患者否认自己有病,未能进入角色,称之为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E:角色行为异常

某男性患者,42岁,高血压患者,经商。因头晕、头痛来诊,血压170/100mmHg。接受诊疗后服药3天症状消失,随即自行停药,且不愿改变其烟、酒嗜好,认为无头晕、头痛就没有病。

该患者的行为违背了患者的哪项义务

A:真实地提供病史 B:尊重医务人员 C:关心自己疾病对他人的影响 D:避免使自己罹患疾病 E:改变工作环境

某男性患者,42岁,高血压患者,经商。因头晕、头痛来诊,血压170/100mmHg。接受诊疗后服药3天症状消失,随即自行停药,且不愿改变其烟、酒嗜好,认为无头晕、头痛就没有病。

与强化此类患者管理无关的措施是

A:向病人解释病情 B:向病人解释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C:使用最经济的药物 D:与病人预约随访时间或进行电话随访 E:安排进一步全面检查

某男性患者,28岁,既往性格倔犟、固执、易发脾气。中学时学习成绩相当好,总觉得同学嫉妒他的才能,总是用一种异常的目光看他。经常顶撞班主任,总觉得班主任的想法经常是错误的。对其他人,包括班里同学,甚至自己的父亲,不管他们做什么,说什么话,都从心里怀疑。工作中被调离机关到一个下属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患者就断定有人搞鬼,多次给上级部门写信控告。妻子说他有病,便认为她变心了,怀疑妻子作风问题。因为人际关系不佳,纠纷较多,家属带来就诊。

关于此患者治疗,以下哪项不正确

A:使用抗精神药物来改变人格结构 B:对有攻击行为的人格障碍者,可以予以少量碳酸锂 C:总体而言,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不好 D:治疗目的之一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纠正不良习惯 E:给予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

阴极发射电子经聚焦后在阳极靶面上的实际撞击面积称为实际焦点。有效焦点是指实际焦点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投影,是用来成像的X线面积。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线管窗口方向(过窗口中心)的投影称作标称焦点或有效焦点的标称值。

关于实际焦点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电子实际撞击的面积 B:由主焦点和副焦点组成 C:聚焦槽与灯丝位置对焦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D:副焦点大于主焦点时成像性能好 E:灯丝正面发射的电子形成主焦点

从患病以前的常态向患者角色转化,或者患病后向常态转变,都有一个角色适应的过程,如果适应不良,往往导致心理障碍,可能进一步影响健康和生活。

患者否认自己有病,未能进入角色,称之为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减退 D:角色行为强化 E:角色行为异常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