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障碍"共病"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精神障碍共病是指患者以往患有一种精神疾病,缓解后又发生另一种精神疾病 B:共病时两种疾病可能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C:共病是指同一患者在特定时间内患有两种及以上疾病 D:抑郁焦虑共病时患者的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均达到症状,严重度及病程标准 E:共病诊断的意义在于有助于促进全盘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与之有关的治疗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2岁,因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2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5年。入院检查:嗜睡状态,能唤醒并简单配合检查,右侧瞳孔5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约3.5mm,双眼左右及上视活动受限,左侧同向偏盲,眼球震颤,眼底动脉硬化。四肢肌力,感觉正常,右上肢有不自主运动,肌张力下降,右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头颅CT正常。脑膜刺激征(-)
为明确诊断需作哪些主要检查 提示:入院 2小时后,患者病情进展,构音不清,饮水呛咳,昏睡,四肢轻瘫。
A:TCD B:EEG C:DSA D:头颅MRI E:腰穿 F:颈部CTA G:ECT H:PET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2岁,因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2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5年。入院检查:嗜睡状态,能唤醒并简单配合检查,右侧瞳孔5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约3.5mm,双眼左右及上视活动受限,左侧同向偏盲,眼球震颤,眼底动脉硬化。四肢肌力,感觉正常,右上肢有不自主运动,肌张力下降,右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头颅CT正常。脑膜刺激征(-)
最大可能发生 提示:患者经0.9mg/kg的rt-PA动脉溶栓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意识清醒,对答切题,构音清楚,四肢肌力5级。但1小时后症状再次加重,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眼球旋转性震颤,频繁呕吐胃内容物。
A:脑出血 B:颈内动脉栓塞 C:基底动脉再栓塞 D:心源性脑栓塞 E:SAH F:再灌注脑损伤 G:脑血管痉挛 H:空气栓塞
患者女,52岁,为一慢性乙醇中毒患者,入院前2周因神志模糊,走路不稳,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有低钠血症(122mmol/L),其低钠血症被纠正后出院。出院后患者逐渐出现神志模糊,并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呛咳,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及尿失禁。数日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但仍有语音不清,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入院查体:神志清,但有时间定向障碍及远近记忆功能障碍,典型共济失调性语音,明显的水平及垂直性眼球震颤,眼底正常,四肢肌张力增加,肌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极度活跃并存在踝阵挛与双侧Babinski征阳性,omberg征阳性。
患者开始出现的神志不清,共济失调,尿失禁等症状符合慢性乙醇中毒所致的
A:Wernicke脑病 B: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C:急性酒精中毒 D: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E:Korsakoff综合征
患者,男57岁,因右手颤抖,动作迟缓2年余,头晕及双下肢沉重感2个月余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及智能正常,脑神经(-),颈部无抵抗,但转颈缓慢,双手静止性震颤,右侧明显,四肢肌力正常,右上肢肌张力呈齿轮状增高,双下肢呈铅管样增高。共济试验正常,全身深浅感觉正常,腹壁反射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颅脑CT,MRI未见异常,颈椎第4~5,5~6椎间隙明显变窄。
患者开始时应用苄丝肼-左旋多巴(美多巴)每日6片,苯海索(安坦)6mg/d,患者震颤,动作缓慢和双下肢沉重感明显改善,但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头晕失眠,悲观厌世。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继续加大苄丝肼-左旋多巴剂量,迅速彻底地控制帕金森症状 B:适当减少苄丝肼-左旋多巴用量,不求全效,以最小剂量取得最佳效果 C:PD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D:可加用多塞平(多虑平),氟西汀(百优解)等抗抑郁药 E:多巴胺和苯海索可以诱发或加重植物神经和精神心理障碍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2岁,因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2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5年。入院检查:嗜睡状态,能唤醒并简单配合检查,右侧瞳孔5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约3.5mm,双眼左右及上视活动受限,左侧同向偏盲,眼球震颤,眼底动脉硬化。四肢肌力,感觉正常,右上肢有不自主运动,肌张力下降,右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头颅CT正常。脑膜刺激征(-)
最大可能发生 提示:患者经0.9mg/kg的rt-PA动脉溶栓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意识清醒,对答切题,构音清楚,四肢肌力5级。但1小时后症状再次加重,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眼球旋转性震颤,频繁呕吐胃内容物。
A:脑出血 B:颈内动脉栓塞 C:基底动脉再栓塞 D:心源性脑栓塞 E:SAH F:再灌注脑损伤 G:脑血管痉挛 H:空气栓塞
患者女,52岁,为一慢性乙醇中毒患者,入院前2周因神志模糊,走路不稳,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有低钠血症(122mmol/L),其低钠血症被纠正后出院。出院后患者逐渐出现神志模糊,并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呛咳,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及尿失禁。数日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但仍有语音不清,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入院查体:神志清,但有时间定向障碍及远近记忆功能障碍,典型共济失调性语音,明显的水平及垂直性眼球震颤,眼底正常,四肢肌张力增加,肌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极度活跃并存在踝阵挛与双侧Babinski征阳性,omberg征阳性。
患者开始出现的神志不清,共济失调,尿失禁等症状符合慢性乙醇中毒所致的
A:Wernicke脑病 B: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C:急性酒精中毒 D: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E:Korsakoff综合征
患者,男57岁,因右手颤抖,动作迟缓2年余,头晕及双下肢沉重感2个月余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及智能正常,脑神经(-),颈部无抵抗,但转颈缓慢,双手静止性震颤,右侧明显,四肢肌力正常,右上肢肌张力呈齿轮状增高,双下肢呈铅管样增高。共济试验正常,全身深浅感觉正常,腹壁反射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颅脑CT,MRI未见异常,颈椎第4~5,5~6椎间隙明显变窄。
患者开始时应用苄丝肼-左旋多巴(美多巴)每日6片,苯海索(安坦)6mg/d,患者震颤,动作缓慢和双下肢沉重感明显改善,但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头晕失眠,悲观厌世。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继续加大苄丝肼-左旋多巴剂量,迅速彻底地控制帕金森症状 B:适当减少苄丝肼-左旋多巴用量,不求全效,以最小剂量取得最佳效果 C:PD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D:可加用多塞平(多虑平),氟西汀(百优解)等抗抑郁药 E:多巴胺和苯海索可以诱发或加重植物神经和精神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