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6岁,右侧三叉神经眼支罹患带状疱疹,疼痛剧烈,需肌注哌替啶(度冷丁)才能暂时缓解疼痛,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和进食,患者已2天未睡觉,仅进食少量冷饮,由于眼部疱疹继发感染,无法行眶上神经和滑车神经阻滞。

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时的进针点是

A:患侧胸锁关节上方2.5cm,中线旁1.5cm处 B:环状软骨延长线与前中斜角肌间沟交点 C: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锁骨上2.5cm D: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 E: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汇合处

男性,71岁,左大腿外侧刺痛1年余,加重2个月,病程中,长期口服镇痛剂和神经营养药,曾接受数个疗程的理疗和针灸治疗。查体;左髂前上棘内下方压痛(+++),并向左大腿外侧放散,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检查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辅助检查:X线检查提示腰椎,骶髂关节和髋关节为一般性的退性行改变。初步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进针点是

A:患侧梨状肌下孔处 B: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cm,股动脉外侧 C:患侧髂前上棘内,下方各2cm处 D:患侧耻骨结节下,外方1.5~2cm处 E:患侧胭窝膝横纹头侧7cm,股二头肌腱内侧

男性患者,31岁,面部疖肿挤压后出现发热,视物双影,右眼睁眼费力5天来诊。查体:右侧球结膜水肿,眼球突出,右侧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固定,瞳孔扩大,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消失,眼底可见视神经盘水肿。

受累的脑神经是

A:Ⅸ,Ⅹ,Ⅺ脑神经 B:I2,I3,Ⅳ,Ⅴ脑神经 C:I3,Ⅳ,Ⅵ,脑神经 D:I3,Ⅳ,Ⅵ,Ⅴ脑神经 E:Ⅸ,Ⅹ,Ⅺ,Ⅻ脑神经

 患者女,38岁,因“行走不稳伴肢体动作不协调3年”来诊。家族史:祖父,父亲,一个伯父及其一个女儿有类似表现,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神经系统查体:慢眼动,水平眼震,构音障碍,指鼻,跟膝胫试验欠稳准,步态不稳,步基宽,摇晃,肌张力增高,下肢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多聚谷氨酰胺扩增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B:非编码区扩增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C:常规突变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D: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伴轴索神经病 E: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患者女,38岁,因“行走不稳伴肢体动作不协调3年”来诊。家族史:祖父,父亲,一个伯父及其一个女儿有类似表现,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神经系统查体:慢眼动,水平眼震,构音障碍,指鼻,跟膝胫试验欠稳准,步态不稳,步基宽,摇晃,肌张力增高,下肢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是

A:血维生素E含量检测 B:SCA编码区CAG重复次数检测 C:常规突变SCA基因序列分析 D:神经病理检查 E:诊断性治疗

某男性患者,39岁,右眼前有黑影漂动十天伴下方视物不清七天,不伴有红肿及眼痛症状,否认有眼外伤史,但有高度近视史约十年,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关于视网膜脱离对侧眼,下列哪些做法不妥

A:不管对侧眼情况 B:告诉患者有症状来诊治 C:尽量散瞳检查对侧眼底,早期发现病灶并及时处理 D:服用中药预防发生视网膜脱离 E:用激光作全视网膜光凝 F:定期复查眼底情况 G:多服用维生素即可 H:作全视网膜冷凝预防视网膜脱离

某女性患者,31岁,搏动性突眼伴头痛半年。CT平扫表现为眼球突出,眼上、下静脉迂曲扩张,呈弯曲条状软组织密度影,位于视神经和上直肌之间;增强后眼上静脉明显强化。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CT表现不包括

A:突眼 B:眼上、下静脉迂曲扩张 C:患侧海绵窦扩大 D:眼外肌可增粗,密度增高 E:视神经无改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