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痛史8年,自行口服抗高血压药,控制良好,拟行胃癌根治术。术前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示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胸片示心脏增大,肝,肾功能无异常。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

该患者麻醉中血压管理哪项不妥

A:将血压维持在120/75mmHg左右 B:血压维持在麻醉前水平 C:维持血压于平时可耐受水平 D:补充血容量 E:血压偏低时提高氧供和HCT

男性,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

对该患者麻醉中的血压管理,错误的是

A:将血压维持在120/70mmHg左右 B:血压维持在麻醉前水平 C:维持血压于平时可耐受水平 D:补充血容量 E:血压偏低时提高氧供和血细胞比容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j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i(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I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I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TcO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5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l(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1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1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TcO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F:近期服用倍他乐克的干扰

某男性患者,43岁,体重73kg,以"阵发性出汗、头晕、乏力10年"入院。既往阵发性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250/130mmHg,间断服用降压零号,平时血压150/100mmHg。入院后查24小时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3-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均显著升高,腹部超声和CT示左侧肾上腺区占位,诊断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拟于全麻下开腹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肿瘤切除后,患者血压持续偏低,可能原因是

A:麻醉过深 B:血容量不足 C: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的残留作用 D:低血糖 E:低钾血症 F:体内儿茶酚胺分泌骤然减少

测出的血压值偏低可能是( )

A:袖带太窄 B:血压计水银不足 C:肢体位置过低 D:袖带过松 E:视线向上读数

罗先生,高血压病,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测得血压值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缠袖带过紧 B: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C: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 D: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 E:肢体位置远低于心脏水平

可使血压测量值偏低的因素是()

A:病人情绪激动 B:在寒冷环境中测量 C:缠袖带过松 D: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 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