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告知义务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 )。
A: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B:与劳动者协商从事其他作业 C:终止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D: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 E:拒绝发放劳动者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有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的是( )。
A: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 B:工人的职业接触史 C: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D: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情况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A: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B:变动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变更工作内容 C:未在劳动合同中告知劳动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D:未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
A: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佩戴符合防护要求的防护用品 C: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A: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B:可以边治理边生产 C: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即可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
A: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B: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C:公布操作规程 D: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E:公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有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的是( )。
A: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B: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 C:工人的职业接触史 D: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