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
。 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该企业存在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
A:木粉尘 B:油漆木制件砂,抛,磨过程中的噪声 C:作业环境不良 D:高温物质 E:使用的有机溶剂和废弃油漆桶内的油漆等挥发的有机气体
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
。 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D:二次扬尘 E:次生粉尘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A:生产性粉尘 B:无机性粉尘 C:有机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关于生产性粉尘,错误的论述是()。
A:生产性粉尘直径一般在0.1~10μm B:粉尘分为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 C:粉尘被机体吸入多少与分散度的高低有关,分散度愈高的粉尘被机体吸入的机会也愈多 D:能够进入肺泡的主要是直径<5μm的尘粒(石棉尘除外) E:粉尘对人具有刺激、中毒、致敏、致纤维化作用
关于生产性粉尘,错误的论述是
A:生产性粉尘直径一般在0.1~10μm B:粉尘分为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 C:粉尘被机体吸入多少与分散度的高低有关,分散度愈高的粉尘被机体吸入的机会也愈多 D:能够进入肺泡的主要是直径<5μm的尘粒(石棉尘除外) E:粉尘对人具有刺激、中毒、致敏、致纤维化作用
关于生产性粉尘,错误的论述是
A:生产性粉尘直径一般在0.1~10μm B:粉尘分为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 C:粉尘被机体吸人多少与分散度的高低有关,分散度愈高的粉尘被机体吸人的机会也愈多 D:能够进入肺泡的主要是直径小于5/μm的尘粒(石棉尘除外) E:粉尘对人具有刺激、中毒、致敏、致纤维化作用
关于生产性粉尘,错误的论述是()
A:生产性粉尘直径一般在0.1~10μm B:粉尘分为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 C:分散度愈高的粉尘被机体吸入的机会也愈多 D:能够进入肺泡的主要是直径小于5μm的尘粒(石棉尘除外) E:粉尘对人具有刺激、中毒、致敏、致纤维化作用
生产性粉尘通常可分为总粉尘和( )。
A:呼吸性粉尘 B:生产性灰尘 C:粉末 D:混合性粉尘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
A:生产性粉尘 B:无机性粉尘 C:有机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