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7岁,上呼吸道感染3天。患者咳嗽,咳黏痰。医嘱:超声雾化吸入,tid。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A:治疗呼吸道感染 B:减轻咳嗽 C:解除支气管痉挛 D:湿化呼吸道 E:促进食欲

患者,女性,27岁,上呼吸道感染3天。患者咳嗽,咳黏痰。医嘱:超声雾化吸入,tid。

护士指导患者做超声雾化吸入时,操作不妥的是

A:吸入罐内放药液稀释至30~50ml B: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ml C:嘱患者张嘴深吸气 D:吸入时间不超过20分钟 E: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某男性患者,6岁,反复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2年余。有时伴双侧鼻塞、喷嚏、流涕。查体:口咽黏膜无急性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泌物。鼻中隔基本居中,双侧鼻腔见下鼻甲肿大,总鼻道较多白色黏涕。电子鼻咽镜示鼻咽部腺样体肥大,阻塞大部分后鼻孔。

该病例可能的诊断不包括

A: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B:慢性鼻窦炎 C:变应性鼻炎 D: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E: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某男性患者,6岁,反复睡眠打鼾伴张口呼吸2年余。有时伴双侧鼻塞、喷嚏、流涕。查体:口咽黏膜无急性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泌物。鼻中隔基本居中,双侧鼻腔见下鼻甲肿大,总鼻道较多白色黏涕。电子鼻咽镜示鼻咽部腺样体肥大,阻塞大部分后鼻孔。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拟进行的检查不包括

A:多导睡眠监测 B:鼻窦CT C:鼻咽活检 D:听力检查 E: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某女性患者,24岁,鼻塞、鼻痒、喷嚏、清涕3年,常年性发作,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近来有胸闷、咳嗽3个月。查体:鼻中隔稍左偏,鼻黏膜苍白水肿,大量水样分泌物。

若患者变应原皮肤试验尘螨强阳性,鼻分泌物涂片中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下列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

A:口服抗组胺药 B:鼻喷减充血剂 C:鼻喷糖皮质激素 D:抗生素 E: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F:鼻喷抗组胺药

某男性患者,20岁,主诉发现颈部包块1月。无鼻塞和鼻涕带血,亦无回吸性血涕。不伴头痛及耳鸣,无耳闷和堵塞感。咽喉轻微疼痛,吞咽时咽喉异物感,以吞口水为重,吞咽食物无阻碍。包块位于右侧胸锁乳突肌上1/3处,大小为4×6cm,边界尚清晰,质中,无压痛,皮肤无潮红及发热。左侧颈部未及包块。双侧扁桃体Ⅱ度,无脓点,口腔和口咽未见异常。患者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无咳嗽和咳血,无午后低及热盗汗.

下一步可选择哪些治疗方案 提示:鼻咽和颈部CT和MR扫描都见鼻咽顶,鼻中隔左后端,部分后筛处见肿物影,颈部未见肿瘤复发。

A:即刻行原发病灶根治性放疗 B:如采用PF方案,4个疗程化疗后追加根治性放射治疗 C:如采用PF方案,2个疗程化疗后追加根治性放射治疗 D:鼻内镜下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一周后根治性放疗 E:鼻侧切开并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一周后根治性放疗 F:上颌骨外翻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两周后根治性放疗 G:鼻内镜下路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两周后根治性放疗 H:鼻侧切开并鼻腔、鼻咽及鼻窦肿物切除术,两周后根治性放疗

对于口服不吸收的药物,或者在胃肠道容易降解的药物,或者为了某些特殊的目的,往往制成注射剂、鼻喷剂、吸入剂等。

关于鼻粘膜给药,正确的有

A: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B:多肽和蛋白质药物鼻粘膜吸收生物利用度差,不能制成鼻粘膜给药剂型 C:不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D:某些甾体激素、抗心绞痛药物透过鼻粘膜吸收比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高 E:鼻粘膜给药不能发挥全身作用 F:避免药物在消化道被代谢失去活性

某女性患者,24岁,鼻塞、鼻痒、喷嚏、清涕3年,常年性发作,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近来有胸闷、咳嗽3个月。查体:鼻中隔稍左偏,鼻黏膜苍白水肿,大量水样分泌物。

若患者变应原皮肤试验尘螨强阳性,鼻分泌物涂片中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以下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

A:口服抗组胺药 B:鼻喷减充血剂 C:鼻喷糖皮质激素 D:抗生素 E: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F:鼻喷抗组胺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