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女性,47岁,孕3产1。因月经紊乱伴经量增多6月于2010年7月20日就诊。既往月经4~5天/28~32天,现月经7~10天/15~45天,LMP 2010-7-18,量多有血凝块。查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和淤斑。子宫略增大,双附件未扪及异常。
分段诊刮报告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出血的原因是
A:子宫肌瘤 B:子宫内膜癌 C:子宫内膜息肉 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E:葡萄胎 F:早孕流产
某病人因发热38.5℃,全身有小出血点,头晕乏力,经医院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x10
/L,白细胞3x10
/L,血小板70x10
/L,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热为本病特征,其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缺乏成熟中性粒细胞 C:缺氧 D:出血 E:新陈代谢旺盛
男性农民,26岁。因发热,咳嗽2周,鼻出血,牙龈出血伴皮肤大片瘀斑3d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胸骨中段明显压痛,脾肋下1cm,上臂及臀部大片瘀斑。化验:Hb72g/L,WBC3.8x10
/L,血小板34x10
/L,凝血酶原时间168(正常对照12s),纤维蛋白原1.2g/L,尿红细胞(++)。
本例出血最可能原因是
A:ITP B:Evans综合征 C: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女性,50岁,3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伴双侧颈部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无发热,光过敏和出血表现,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Hb 75g/L,MCV 86fl,网织红细胞10%,WBC 7x10
/L,PLT 110x10
/L,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患者溶血性贫血的原因首选考虑
A: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淋巴瘤 D:G-6-PD缺乏症 E: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某患者因发热,全身有小出血点,头晕乏力而就诊。经医院检查:体温38.5℃,血红蛋白80/L,红细胞3.0×10
/L,白细胞3.0×10
/L,血小板70×10
/L,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热为本病特征,其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缺乏成熟中性粒细胞 C:缺氧 D:出血 E:新陈代谢旺盛
某病人因发热38.5℃、全身有小出血点、头晕乏力入院,经医院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10
/L,血小板70×10
/L,骨髓检查示多部位增生不良,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热为本病特征,其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缺乏中性粒细胞 C:缺氧 D:出血 E:细胞代谢旺盛
某男,农民,25岁。因发热、咳嗽2周,鼻出血、牙龈出血伴皮肤大片瘀斑3d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胸骨中段明显压痛,脾肋下1cm,上臂及臀部大片瘀斑。化验:Hb72g/L,WBC3.8×10
/L,血小板34×10
/L,凝血酶原时间168(正常对照12s),纤维蛋白原1.2g/L,尿红细胞(++)。
本例出血最可能原因是
A:ITP B:Evans综合征 C: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某女性患者,51岁,3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伴双侧颈部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无发热、光过敏和出血表现,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Hb 75g/L,MCV 86fl,网织红细胞10%,WBC 7×10
/L,PLT 110×10
/L,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患者溶血性贫血的原因首选考虑
A: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淋巴瘤 D:G-6-PD缺乏症 E: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某男,27岁,因发热、咳嗽2周,鼻及牙龈出血伴皮肤大片淤斑3天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胸骨中段明显压痛,脾肋下1cm。上臂及臀部大片淤斑。化验Hb72g/L,WBC58×10
/L,PLT14×10
/L,PT19s(正常对照12s),纤维蛋白原1.2g/L,尿红细胞(++)
患者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M3并发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