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妇女的月经周期可以被描述成13(3~5/29)~30,末次月经来潮是在2002年11月29日。
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一般是
A:上次月经后7~8d B:上次月经后14d C:上次月经前7~8d D:下次月经前14d E:无规律时间
患者,女,26岁,因皮肤瘀点,瘀斑及月经过多,疑为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
导致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病毒感染 B:出血 C:脾脏肿大及功能亢进 D: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E:自身免疫反应
某妇女的月经周期可以被描述成13(3~5/29)~30,末次月经来潮是在2002年11月29日。
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一般是
A:下次月经后7~8d B:上次月经后14d C:上次月经前7~8d D:下次月经前14d E:无规律时间
女性,18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x10
/L,血小板20x10
/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不包括
A:紫癜 B: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C:脾明显肿大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E:血小板计数减少
刘小姐,26岁。因皮肤瘀点、瘀斑及月经过多疑为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
导致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病毒感染 B:出血 C:脾脏肿大及功能亢进 D: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E:自身免疫反应
某女,19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
/L,血小板20×10
/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不包括
A:紫癜 B: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C:脾明显肿大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E:血小板计数减少
某女性患者,29岁,放置宫内节育器1个月后复诊,主诉月经量较放置节育器前增加1倍。
能够预防或减少宫内节育器放置后月经过多的是
A:为减少节育器对子宫内膜的压迫,选择小号节育器 B:置器前月经量偏多者,可选择吲哚美辛或孕激素节育器 C:置器时可用2%利多卡因作宫颈局部注射 D:宫颈紧时应充分扩张宫颈后放置 E:术后给予抗生素
某女性患者,39岁,G2P1,发现子宫肌瘤5年,现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稍多。
该患者因月经量过多,行刮宫术,为减少月经量,可以使用的IUD为哪种
A: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曼月乐) B:吉妮IUD C:金属麻花环 D:金属单环 E:TCu380 F:TCu220
某女,39岁,结婚10年不孕,月经一直不规则,临床考虑为"无排卵型功血"
根据月经史,以下哪种情况符合其诊断
A:月经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血量时多时少 B: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血量多 C:周期正常,经血量多 D:周期正常,月经期少量出血 E:周期缩短,经血量稀少
某蓄电池厂女工,35岁,以往月经正常,近来月经时常紊乱,经血量过多。
月经对劳动能力影响最明显的时间是
A:月经前3~7天 B:月经前1~3天 C:月经期1~2天 D:月经期2~5天 E:月经后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