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3岁,因腹痛,腹泻2 d就诊,粪便稀,黏液脓血状。查体: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皮肤,巩膜无异常。T 37.7 ℃,P 70次/min,BP 120/85 mmHg。粪常规:黄,稀,WBC(++++),RBC(+),未检出虫卵,隐血试验(+)。粪培养见SS平板上无色,中等大小菌落,涂片染色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
导致疾病的病原菌可能是
A:类志贺邻单胞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霍乱弧菌 E:福氏志贺菌 F:宋内志贺菌 G:痢疾志贺菌
患者女,23岁,因腹痛,腹泻2 d就诊,粪便稀,黏液脓血状。查体: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皮肤,巩膜无异常。T 37.7 ℃,P 70次/min,BP 120/85 mmHg。粪常规:黄,稀,WBC(++++),RBC(+),未检出虫卵,隐血试验(+)。粪培养见SS平板上无色,中等大小菌落,涂片染色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
若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40细菌鉴定仪鉴定,描述正确的是
A:仍需进行血清凝集试验确定菌种 B:不需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即可确定菌种 C:该仪器是基于显色原理和荧光原理分别用于常规鉴定和快速鉴定 D: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其质量控制菌株可采用ATCC25922和ATCC25923 E:出现云雾状混浊或片状沉淀物时,可能导致不正确结果 F:出现云雾状混浊或片状沉淀物时并不影响仪器判读结果
从粪便中分离到一种细菌,检验其是否为志贺菌属应该进行
分离培养出可疑菌落,初步鉴定可用
A:试探性凝集试验 B:耐药性变异 C:传代法 D:初步生化反应 E:A+D
从粪便中分离到一种细菌,检验其是否为志贺菌属应该进行
进一步作生化反应发现,易与类志贺邻单胞菌混淆,可作
A:氧化酶和ONPG试验 B:血清凝集试验 C:在KIA上培养24小时以上 D:加热破坏K抗原 E:免疫荧光菌球法
从粪便中分离到一种细菌,检验其是否为志贺菌属应该进行
生化反应后确定为志贺菌属,但与所用诊断血清不凝集者,可采用的方法是
A:传代法 B:豚鼠眼结膜试验 C:A+B D:免疫荧光法 E:耐药性变异
从粪便中分离到一种细菌,检验其是否为志贺菌属应该进行
不应考虑的细菌是
A:宋内志贺菌 B:伤寒沙门菌 C:摩根摩根菌 D:幽门螺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从粪便中分离到一种细菌,检验其是否为志贺菌属应该进行
如果在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一种菌,革兰染色阴性;其生化反应结果是氧化酶(+)。蔗糖(-),动力(+),吲哚(+),脲酶(-)。则该菌可能是
A:福氏志贺菌 B:副溶血弧菌 C:大肠埃希菌O157:H7 D:霍乱弧菌 E:蜡样芽胞杆菌
从粪便中分离到一种细菌,检验其是否为志贺菌属应该进行
该菌产生的毒素是
A:CT B:α毒素 C:TDH D:LT E:ST
从粪便中分离到一种细菌,检验其是否为志贺菌属应该进行
关于该菌生化反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B:在10%氯化钠中不生长 C:在3%、7%氯化钠中生长良好 D:神奈川现象阳性 E:碱性蛋白胨水可做该菌增菌培养
某患者男性,新生儿。眼结膜脓性分泌物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在中性粒细胞内见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该菌最可能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B群链球菌 C:淋病奈瑟菌 D:沙眼衣原体 E:脑膜炎奈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