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0岁,因“反复发热,咳嗽近10年”来诊。患者自生后4个月始无诱因出现反复发热,平均每月2~3次,体温均在38℃以上,并伴咳嗽,有时有黄色黏痰,无喘憋,无咯血和盗汗。在当地多次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4岁后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中耳炎”,严重时外耳道流脓;患“肺炎”一次,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患“化脓性心包炎”一次。患者父母健康。患者长兄(第一胎)出生4个月后经常患“感冒”等,1岁6个月夭折。现有两个姐姐生活正常。母系家族成员中无与患者类似疾病者。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反应可;眼脸无水肿,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心音有力,HR9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呼吸平稳,未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18g/L,WBC7.3x10/L,N0.39,L0.55,M0.06,PLT361x10/L;血清免疫球蛋白:IgG1.94g/L(6.94~16.2g/L),IgA<0.67g/L(0.68~3.78g/L),IgM<0.18g/L(0.4~2.63g/L);淋巴细胞亚群:CD3+T0.82(0.61~0.77),CD4+T0.45(0.26~0.42),CD8+T0.41(0.18~0.30),CD560.08(0.08~0.26),CD200.01(0.06~0.16)。

以下均为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该患者属于

A: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Ig重链缺失 C: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D: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E:MHCI2类抗原缺陷

患者男,50岁,已诊断为慢性牙周炎,其治疗方案为首先进行基础治疗

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再次复查的时间为

A:1周 B:z周 C:4周 D:3个月 E:6个月

患儿男,6个月,出生后发现右眼瞳孔区发白,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右眼先天性白内障,眼底窥不清,其余检查正常。

患儿手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合适年龄为

A:6个月 B:1岁 C:2岁 D:3岁 E:4岁

某男患儿,11岁,下颌呈相对后退位,口唇闭合呈现口唇肌肉紧张,覆5mm,覆盖9mm,磨牙远中咬合关系,上前牙拥挤明显,ANB为10°,SNA为84.5°,X线片显示4个第三磨牙存在,下颌无拥挤,Spee曲线深

矫正结束后,需保持的时间为

A:1个月 B:6个月 C:1年 D:1.5~2年 E:不保持

出生后3周发现左颈部肿块,质硬,头偏向左侧,下颌及面部转向右侧,肿块有一定活动度,无触痛。

肿块消失的时间为出生后

A:2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5个月 E:3个月

某男性患者,36岁,主诉鼻塞11个月伴左侧头痛,鼻塞重时头痛亦加重,有时有黏涕流出,不伴鼻出血,已在内科就诊未发现相关疾病,来耳鼻咽喉科就诊见鼻中隔左后段矩状嵴与中鼻甲及下鼻甲相抵,右下鼻甲肥厚且后端灰白呈结节样改变,遂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及"慢性肥厚性鼻炎"并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患者在完成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如头痛并未完全解除,其原因可能是

A: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成功 B:有相关疾病未被发现 C:患者的心理作用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某女性患者,46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个月”来诊。一般情况可,无基础疾病。查体:左乳肿物,4 cm×3 cm;左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固定融合。左乳肿物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穿刺活检:可见转移性腺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

正确的后续靶向治疗是( 提示 行TCH新辅助治疗6个周期(4个月)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仅见少量残存肿瘤细胞,Miller分级4级。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

A:术后无须继续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B: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9周 C: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6个月 D: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8个月 E: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12个月 F: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24个月

某女性患者,42岁,因右眼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个月来诊。此前曾在当地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眼液滴眼治疗,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结膜混合充血,上方、鼻侧及颞侧角膜缘溃疡形成,约占3/4象限(8点钟至5点钟),最宽处位于角膜11点钟约5mm,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未见积脓。左眼视力1.0,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入院后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值正常、全身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

为防止复发,后续的治疗方案是

A: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至少3周 B:局部使用抗阿米巴药物至少1个月 C:局部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等局部免疫抑制剂 D:持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E:局部使用抗过敏药物

某男性患者,38岁,主诉鼻塞11个月伴左侧头痛,鼻塞重时头痛亦加重,有时有黏涕流出,不伴鼻出血,已在内科就诊未发现相关疾病,来耳鼻咽喉科就诊见鼻中隔左后段矩状嵴与中鼻甲及下鼻甲相抵,右下鼻甲肥厚且后端灰白呈结节样改变,遂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及"慢性肥厚性鼻炎"并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患者在完成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如头痛并未完全解除,其原因可能是

A: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成功 B:有相关疾病未被发现 C:患者的心理作用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