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因乏力,咳嗽,流涕5 d就诊。查体: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有少量陈旧性出血点,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 2.77x10/L,Hb 83 g/L,PLT 21x10/L,血涂片镜检观察,未发现原始及幼稚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见到巨大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患者需抽吸骨髓液检查。

有关骨髓穿刺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临床上常用的骨髓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髂骨,胫骨,肋骨等 B:骨髓穿刺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防骨髓感染 C:制备骨髓涂片时,抽取的骨髓液量一般为0.6 ml D:载玻片应保持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E:使用载玻片时只能手持载玻片边缘,切勿触及载玻片表面 F:若骨髓液细胞成分多,骨髓黏稠,制片时则应取较大角度,速度相对较快 G:骨髓涂片6~10张为宜,并要求取外周血涂片同时送检

 患者男,65岁,因乏力,咳嗽,流涕5 d就诊。查体: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有少量陈旧性出血点,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 2.77x10/L,Hb 83 g/L,PLT 21x10/L,血涂片镜检观察,未发现原始及幼稚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见到巨大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患者需抽吸骨髓液检查。

有关“干抽”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 抽吸骨髓液时,显示“干抽”。)

A:是指非技术原因或穿刺位置不当,多次,多部位穿刺抽不出骨髓液的现象 B:常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C:骨髓极度增生,细胞排列过于密集时可发生“干抽”,如白血病 D:可发生于肿瘤骨髓浸润时 E:“干抽”时可用穿刺针针管内的存留物涂片检查,一般不影响结果判断 F:发生“干抽”时,可采用骨髓活检针经皮环钻至骨髓腔获取骨髓活组织进行检查 G:“干抽”时患者骨髓间质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组织纤维化不明显

 患者男,65岁,因乏力,咳嗽,流涕5 d就诊。查体: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有少量陈旧性出血点,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 2.77x10/L,Hb 83 g/L,PLT 21x10/L,血涂片镜检观察,未发现原始及幼稚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见到巨大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患者需抽吸骨髓液检查。

有关骨髓活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 采用骨髓活组织检查,骨髓活检技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A:骨髓组织的取材部位常为髂骨 B:由于Bouin液穿透力强,固定迅速,引起组织细胞收缩较轻微,临床常选其作为固定液 C:骨髓活检一般在骨髓抽吸并且涂片制备后进行 D:石蜡包埋骨髓组织有利于观察细胞内结构 E:塑料包埋骨髓组织,做免疫组化,PCR等较为简便 F:骨髓造血组织增生程度相对稳定,与年龄无关 G:在HE染色切片中,红系细胞染色较深,粒系细胞染色较浅 H:网状细胞和造血细胞构成造血组织的支架

 患者男,65岁,因乏力,咳嗽,流涕5 d就诊。查体: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有少量陈旧性出血点,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 2.77x10/L,Hb 83 g/L,PLT 21x10/L,血涂片镜检观察,未发现原始及幼稚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见到巨大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患者需抽吸骨髓液检查。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者骨髓活组织检查,造血组织为65%,红系增生,伴形态异常,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分布在骨小梁旁区或小梁表面;粒系细胞形态异常,分布在小梁间中心区,并有聚集成簇的现象,ALIP(+),基质变性,间质水肿,网状纤维增多。)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骨髓转移癌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F: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G: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男性,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Hb60g/L,WBC2.5x10/L,N0.52,PLT42x10/L,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46

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不增高,血片也未见幼稚细胞,可能的原因是

A:骨髓原始细胞数少,不能进入血循环 B:白血病合并粒细胞缺乏症 C:急性增生性白血病 D:急性低增生性白血病 E: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未受阻

男性,32岁。发热,咽痛伴齿龈出血及乏力半个月。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和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象检查结果显示:Hb60g/L,WBC2.5x10/L,N0.52,PLT42x10/L,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46

为了进一步确诊和治疗,还应做何种检查

A:细胞化学染色 B:免疫学分型 C:细胞遗传学检查 D:分子生物学检查 E:以上均可

女性,25岁,农民。怀孕3个月,突然寒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2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

病人通过上述治疗,症状消失,足月行剖宫产,手术中出血较多,输血200 ml;3个月后再次突然寒战,高热大汗,仍然间日发作,其可能原因是.

A:重新感染 B:复发 C:再燃 D:输血疟疾 E:不同型疟原虫混合感染

某男,农民,25岁。低热、纳差、消瘦半年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脐下3 cm,右缘过中线2 cm。化验:Hh 90/L,WBC 262×10/L,血小板460×10/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0.06(6%),积分8分。骨髓涂片符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髓象改变,染色体检查Ph(+)。

[假设信息]假如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高热,贫血进行性加重,骨髓检查原始细胞0.45(45%),细胞化学染色:POx强阳性,PAS(-),NSE中度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此时治疗选择是

A:骨髓移植 B:DA方案化学治疗 C:VDP方案化学治疗 D:干扰素治疗 E:小剂量阿糖胞苷

某女,42岁,月经量增多3年余,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半年。妇科门诊检查有子宫肌瘤。化验:RBC 2.5×10/L,Hb 50 g/L,WBC 5.2×10/L,血小板201×10/L,红细胞中央苍白区扩大,血清铁蛋白9μ/L,诊断为缺血性贫血。

骨髓涂片检查,以下哪项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A:骨髓增生活跃,红系占0.60(60%),以原红及早幼红为主 B:粒红比例降低 C:幼红细胞胞体小,胞质少,边缘不整齐,嗜碱性 D:亚铁__染色骨髓小粒无含铁血黄素 E:亚铁__染色幼红细胞内铁粒减少

患者马某,男,25岁,陕西某县农民。2周前自觉发热、头痛、乏力,服用退热药无效,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查体:体温38.8℃,血压120/60mmHg,心率128次/分,贫血面容,两肺有轻度啰音,肝肋下1指、脾平脐,质软,腋下及腹股沟处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5×10/L,白细胞2.0×10/L,血小板66×10/L,Hb50g/L。入院后给患者做了骨髓穿刺,在骨髓穿刺物涂片中查到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诊断该病还可采用其他病原学检查方法,但除外

A:脾穿刺 B:淋巴结穿刺 C:动物接种 D:血涂片检查 E:培养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