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2岁。3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化验血Hb62g/L,WBC3.2x10
/L,分类N66%,L30%,M4%,Plt68x10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4%,成熟粒细胞分叶过多,胞浆内颗粒少,红系有巨幼样变,全片见巨核细胞54个,易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见环状铁粒幼细胞11%,染色体检查见-7,诊断为MDS。
下列治疗方法中,目前该例尚不宜选用的是
A:司坦唑醇 B:联合化疗 C:全反式维甲酸 D:红细胞生成素 E:none
患者,男,52岁。3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化验血Hb为62g/L,WBC为3.2x10^9/L,分类N占比66%,L占比30%,M占比4%,Plt为68x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4%,成熟粒细胞分叶过多,胞浆内颗粒少,红系有巨幼样变,全片见巨核细胞54个,易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见环状铁粒幼细胞11%,染色体检查见-7,诊断为MDS。
下列治疗方法中,目前该例尚不宜选用的是
A:司坦唑醇 B:联合化疗 C:全反式维A酸 D:红细胞生成素(102~104/2011)
几种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其胞浆内颗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细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 B: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均匀的橘红色颗粒 C:嗜碱性粒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一和分布不均的、蓝黑色颗粒 D:单核细胞胞浆内有细小尘土样紫红色颗粒 E: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嗜天青颗粒
某男,21岁,高热1周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肌内注射局部渗血不止,血压12/8kPa。WBC3.2×10 /L,HCB50g/L,PLT4×10 /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本例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红白血病
某男,21岁,高热1周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肌内注射局部渗血不止,血压12/8kPa。WBC3.2×10 /L,HCB50g/L,PLT4×10 /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A:异常早幼粒纲胞浸润血管壁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Ⅱ、Ⅶ、Ⅸ、X缺乏 E:DIC
某男,21岁,高热1周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肌内注射局部渗血不止,血压12/8kPa。WBC3.2×10 /L,HCB50g/L,PLT4×10 /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获得完全缓解后的治疗策略是
A:化疗与全反式维A酸交替治疗 B:单用全反式维A酸维持治疗 C:定期联合化疗 D:中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 E:停药,定期随诊
几种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其胞浆内颗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细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 B: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均匀的橘红色颗粒 C:嗜碱性粒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一和分布不均的、蓝黑色颗粒 D:单核细胞胞浆内有细小尘土样紫红色颗粒 E: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嗜天青颗粒
几种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其胞浆内颗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细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 B: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均匀的橘红色颗粒 C:嗜碱性粒细胞胞浆内大小和分布不均,蓝黑色颗粒 D:单核细胞胞浆内有细小尘土样紫红色颗粒 E: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嗜天青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