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8岁。体检发现心脏有杂音,活动后乏力,气促,无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I3级响亮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伴收缩期震颤。X线示肺野缺血,肺动脉总干膨出。经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肺动脉狭窄。

该病儿经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其听诊时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其特点 ( )

A:胸骨左缘上部可闻及宏亮的Ⅳ级以上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B:杂音向颈部传导,并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C:其收缩期杂音多在I2~I3级 D:肺动脉瓣区第2音有不同程度亢进或分裂 E: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喀喇音

患者女,32岁,因“活动后心悸20年”来诊。查体:体重46 kg;R 26次/min,HR 100次/min,右上肢BP 110/61 mmHg,右下肢BP 130/56 mmHg,四肢经皮脉搏氧饱和度均为100%,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2/6级柔和杂音。ECG:窦性心律,HR 100次/min。超声心动图:右心大,左心室舒张末径30 mm,房间隔连续性中断7 mm,左向右分流,室间隔连续性完整,右房室瓣收缩期见少量分流,余瓣膜正常。胸部X线片:双肺血多,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略膨隆。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患者出现“呛咳”样表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提示患者入室后连接ECG和经皮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局部麻醉下开放浅静脉并建立左侧桡动脉内直接测压。HR 80次/min,BP 120/80 mmHg,脉搏氧饱和度100%。以丙泊酚80 mg,舒芬太尼100 μg和维库溴铵8 mg麻醉诱导,患者出现“呛咳”,插管后HR 90次/min,BP 110/65 mmHg。PCV呼吸,FiO2 50%,吸气峰压18 mmHg,潮气量460 ml,R 10次/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5 mmHg,吸入1%异氟烷。经颈内静脉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A:最可能的原因是麻醉性镇痛药推注过快 B:最可能的原因是静脉麻醉药推注过快 C: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左,右心之间存在交通,预防“呛咳”尤为重要 D:缓慢推注麻醉性镇痛药可以避免“呛咳”的发生 E:缓慢推注静脉麻醉药可以避免“呛咳”的发生 F: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以避免“呛咳”的发生

患者女,32岁,因“活动后心悸20年”来诊。查体:体重46 kg;R 26次/min,HR 100次/min,右上肢BP 110/61 mmHg,右下肢BP 130/56 mmHg,四肢经皮脉搏氧饱和度均为100%,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2/6级柔和杂音。ECG:窦性心律,HR 100次/min。超声心动图:右心大,左心室舒张末径30 mm,房间隔连续性中断7 mm,左向右分流,室间隔连续性完整,右房室瓣收缩期见少量分流,余瓣膜正常。胸部X线片:双肺血多,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略膨隆。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关于患者病情变化,叙述正确的是(提示切皮前给予舒芬太尼50 μg,维库溴铵2 mg和咪达__2 mg,同时吸入异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为1%左右。体外循环前心率维持在80次/min左右,血压维持在100/60 mmHg左右,中心静脉压7 mmHg。手术顺利,心肌血流阻断25 min,体外循环40 min,脱机顺利。脱机后HR 75次/min,BP 90/50 mmHg,CVP 4 mmHg。体外循环后PCV呼吸,Fi02 100%,吸气峰压20 mmHg,潮气量480 ml,R 16次/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 mmHg。很快发现潮气量降到300 ml左右,心率升为120次/min,气管内插管内出现粉红色气泡,血压有降低的趋势,中心静脉压7 mmHg。)

A:患者气管内出现粉红色泡沫痰为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竭表现 B:主要原因是ASD患者左心发育相对较差,手术修补ASD后左向右分流消失,左心容量负荷骤增 C:主要原因是麻醉过深,液体容量超负荷 D:对左心发育很差的ASD患者,开放循环后应保证足够的心肌辅助时间,缓慢脱机,密切观察心脏充盈程度和心肌收缩情况,维持相对较低的中心静脉压 E: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在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下,可单次小剂量给予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多巴胺,并静脉持续输注硝酸甘油 F:泡沫痰较严重或动脉压下降明显时,可恢复体外循环

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患者10 d前淋雨后高热不退,体温39.6 ℃,伴寒战,当地医院予青霉素钠800万U,静脉滴注,连续10 d,症状无改善。查体:BP 150/50 mmHg,心尖部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双肺可闻及啰音,手掌,足底可见出血点。)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急性白血病 F: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

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示 患者血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泰能和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7 d后,体温38.5~40.0 ℃,左侧肢体不能活动,BP 85/40 mmHg,血红蛋白尿。超声:二尖瓣赘生物由5 mm增至12 mm。颅脑MRI:2个直径1.5 cm的梗死灶。)

A:尽快手术 B:更换抗生素 C:血培养阴性后手术 D:尿常规正常后手术 E:肺部感染控制后手术 F:偏瘫症状改善后手术

患者女性,64岁。宫颈癌患者。在住院化疗期间渐起右下肢肿胀,疼痛。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炎。给予抗凝治疗有所改善。早餐进食时突感气急,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检查见患者明显发绀,不能平卧,心界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P2亢进,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奔马律。左下肺呼吸音降低。既往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史。

下列非创伤性检查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心电图 B:超声心动图 C:心向量图 D:MRI E:肺动脉增强CT血管三维重建

病历摘要: 女性,38岁,持续性心房颤动1年,长期服用地高辛,地尔硫卓和华法林,10天前出现腹泻伴恶心,食欲下降。两天来出现阵发性头晕,眼黑。查体:BP100/70mmHg,双肺(-),心率38次/分,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和3/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闻及开瓣音。腹软,左下腹轻压痛。

该患者的诊断有哪些? 提示: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正常。查体:颈软无抵抗,病理征阴性。

A:风湿性心脏病 B:二尖瓣狭窄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脑卒中 F: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G:洋地黄中毒 H:急性胃肠炎 I:急性胰腺炎 J:先天性心脏病

女性,38岁,持续性心房颤动1年,长期服用地高辛,地尔硫和华法林,10天前出现腹泻,伴恶心,食欲下降。两天来出现阵发性头晕,眼黑。查体:BP100/70mmHg,双肺(-),心率38次/分,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和3/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闻及开瓣音。腹软,左下腹轻压痛。

该患者的诊断有哪些(提示: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正常。查体示颈软无抵抗,病理征阴性)

A:风湿性心脏病 B:二尖瓣狭窄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脑卒中 F: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G:洋地黄中毒 H:急性胃肠炎 I:急性胰腺炎 J:先天性心脏病

男性,34岁。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因淋雨后出现高热不退,伴有寒战10天。在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10天,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T39.6℃,BP150/50mmHg。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双肺未闻及啰音。手掌,足底可见出血点,双下肢轻度水肿。

根据患者情况,应该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提示:检查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二尖瓣上赘生物5mm。应用泰能和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7天,体温波动在38.5~40℃。今日患者出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查体:血压85/40mmHg。胸骨左缘3,4肋间有柔和的舒张期震颤,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双下肢水肿加重。二尖瓣上赘生物增大到12mm。脑部出现两个约1.5cm大小的梗死病灶。白细胞2.8x10/L,中性94%,血红蛋白75g/L,血小板70x10/L。尿蛋白(++++),血红蛋白尿。)

A:尽快手术治疗 B:调整抗生素,加大剂量 C:待血培养阴性后手术 D:待尿常规恢复正常后手术 E:待肺部感染控制后手术 F:待偏瘫症状改善后手术

某女性患者,65岁,宫颈癌患者。在住院化学治疗期间渐起右下肢肿胀、疼痛。Doppler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炎。予抗凝治疗一度有所改善。早餐进食时突感气急、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检查见患者明显发绀,不能平卧,心界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P2亢进,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奔马律。左下肺呼吸音降低。既往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史。

以下非创伤性检查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心电图 B:超声心动图 C:心向量图 D:MRI E:肺动脉增强CT血管三维重建(CTP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