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某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在150名患该疾病的研究对象中,90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在200名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45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
在该研究中,与无A因子暴露史的研究对象相比,暴露于A因子后发生该疾病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为
A:1.5 B:5.2 C:2.3 D:3.0 E:以上都不对
在探讨某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在150名患该疾病的研究对象中,90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在200名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45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
在该研究中,由A因子所致该病的特异危险度的估计值为
A:2% B:10.5% C:15.8% D:38.8% E:不能计算
在探讨某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在150名患该疾病的研究对象中,90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在200名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45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
由该研究结果得到的结论是
A:病例组的该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B:病例组的该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C:病例组患该病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D:对照组患该病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E:有A因子暴露者患该病的可能性明显大于非暴露者
某病的发病率是
A:任何疾病的发病构成 B: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 C: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 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 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
为了探讨某疾病的危险因素,在某研究100对研究对象中,病例组中有75人暴露史,对照组25人有暴露史,
在该研究中,OR值为
A:1 B:2 C:3 D:4 E:不能计算
我国某地居民2001—2010年某种疾病的 发病率(1/10万)如下表:某地居民2001—2010年某种疾病的发病率(1/10万)年度 发病率1/10万2001 35. 122002 28. 232003 17. 812004 18. 222005 14. 902006 11.452007 13. 982008 10. 672009 7. 532010 9. 32
以每年度为一个观察单位,该疾病的发病率的资料类型是()
A:定性资料 B:半定量资料 C:计量资料 D: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某社区医生调查各种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
该医生的主要目的是
A:确定该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 B:了解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 C:了解居民对慢性病的有关知识知晓率 D:了解居民的遵医行为 E:了解居民的两周就诊率
某社区医生调查各种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
社区医生收集资料做需求评价时,应除外哪种方法
A:收集各种健康档案 B:收集各种健康卡 C:社区调查 D:社区干预 E:社区筛查
甲公司职工张某在工作中因先天性心脏突发住院治疗3个月,住院期间甲公司按月向其支 付病假工资。出院后,张某回公司上班。因该疾病导致活动受限,张某已不能从事原工作。公 司又为其另行安排其他岗位,但张某仍不能从事该工作。甲公司拟单方面解除与张某之间尚未 到期的劳动合同。
已知,张某月工资3000元,实际工作年限8年,在甲公司工作3年;甲公司所在地月最低 工作标准为2000元。
关于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先天性心脏病法律后果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先天性心脏病应认定为工伤 B:张某可享受的医疗期应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C:张某可享受3个月的医疗期待遇 D:张某可享受12个月的停工留薪待遇
甲公司职工张某在工作中因先天性心脏突发住院治疗3个月,住院期间甲公司按月向其支 付病假工资。出院后,张某回公司上班。因该疾病导致活动受限,张某已不能从事原工作。公 司又为其另行安排其他岗位,但张某仍不能从事该工作。甲公司拟单方面解除与张某之间尚未 到期的劳动合同。
已知,张某月工资3000元,实际工作年限8年,在甲公司工作3年;甲公司所在地月最低 工作标准为2000元。
甲公司单方面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可采用的下列方式汇总,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甲公司无须通知张某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B:甲公司可随时通知张某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向其额外支付工资 C:甲公司可提前30曰书面通知张某而解除劳动合同 D:甲公司可额外支付张某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