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与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当饮用水受到细菌.病毒.原虫等生物性污染时,可引起介水传染病,若受到汞.铬.铅等有毒化学物的污染时,可导致急.慢性及潜在性的危害。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

A:一旦污染源采取了处理措施,疾病流行得到控制 B:饮用同一水源水 C:疾病的发生与营养状况有关 D:短期内发生大量症状相似的患者 E:病例分布大于供水范围 F:疾病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 G:发病人群的时间分布在二个潜伏期内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环境卫生工作者要重点掌握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包括对集中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的净化与消毒,水源水和饮用水的采样方法和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监测与评价。

水源选择的原则

A:水量充足 B:水质良好:只经过加氯消毒的水源水,每1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200 C: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每100mL水样中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2000 D:水质良好:只经过加氯消毒的水源水,每10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100 E: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每100mL水样中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1000 F:水源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经处理后,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G:水源水的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H:水源水的流行病学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I:便于防护 J:技术经济合理

某市某单位有职工300人,2000年8月26日~9月1日7天内发生痢疾80人,发病高峰在后3天,但9月3日尚有2例发生,后经医疗机构确认为细菌性痢疾,并上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当地卫生防疫机构12小时内派人前往该单位,对患者的接触物品、餐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

根据上述病例的分布情况,下述推论可能性最大的是

A:这是由于痢疾的持续传播引起的最终流行 B:痢疾的发病率是季节性升高的 C:这是一次经食物和水源传播引起的痢疾大流行 D:持续暴露于受污染的饮用水从而造成了上述的流行 E:短时间内大量人口暴露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暴发,继之接触传播

某单位有职工320人,1983年8月25日~30日6天内发生痢疾70人,发病高峰在8月27日~29日,9月1日后尚有2例病人发生。根据病例分布情况,下述推论哪个可能性最大()

A:痢疾发病率季节性升高 B:经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大流行 C:持续暴露于污染的水源导致的痢疾流行 D:由持续传播引起的痢疾流行 E:一次暴露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爆发,继之于接触传播

某单位有职工320人,1983年8月25日-30日6天内发生痢疾70人,发病高峰在8月27日-29日,9月1日后尚有2例患者发病。根据病例分布情况,下述推论哪个可能性最大()

A:痢疾发病率季节性升高 B:经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大流行 C:持续暴露于污染的水源导致的痢疾流行 D:由持续传播引起的痢疾流行 E:一次暴露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暴发,继之接触传播

某单位有职工320人,1983年8月25日-30日6天内发生痢疾70人,发病高峰在8月27日-29日,9月1日后尚有2例患者发病。根据病例分布情况,下述推论哪个可能性最大

A:痢疾发病率季节性升高 B:经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大流行 C:持续暴露于污染的水源导致的痢疾流行 D:由持续传播引起的痢疾流行 E:一次暴露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暴发,继之接触传播

某单位有职工320人,1983年8月25日-30日6天内发生痢疾70人,发病高峰在8月27日-29日,9月1日后尚有2例患者发病。根据病例分布情况,下述推论哪个可能性最大

A:痢疾发病率季节性升高 B:经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大流行 C:持续暴露于污染的水源导致的痢疾流行 D:由持续传播引起的痢疾流行 E:一次暴露于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引起的痢疾暴发,继之接触传播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