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6岁,四肢麻木,行走困难,酸痛,伴吞咽,发音困难16小时。排尿无障碍。检查:四肢呈弛缓性瘫痪,四肢腱反射消失。起病后次日腰穿,脑脊液压力和化验均正常。

肌酶正常,其电生理改变主要为

A: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 B:出现波幅下降 C: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下降均存在显著改变 D:早期P波正常 E:神经反射正常

某男性患儿,11个月,出生后发现腰骶部肿块,并有逐渐增大,大小10cm×10cm×5cm,局部无破溃,触之较软,基底较宽。患者不能站立,不能爬行。能呼唤“爸爸”“妈妈”。体查:头围正常,前囟平坦,可见搏动,脊柱生理弯曲正常,双下肢肌营养较差,可以抬起屈曲下肢,双足下垂,双侧Babinski征(+)。

正常脊髓发育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胚胎早期,脊髓在椎管内大致与椎管等长 B:胚胎20周时,脊髓末端在L2-3平面 C:胚胎40周时,脊髓末端位于L3平面 D:婴儿出生时,脊髓末端在L2-3平面 E:婴儿出生时,脊髓末端位于L1-2平面 F:成年时,脊髓末端约在L1平面 G:成年时,脊髓末端约在L2-3平面

某男性患者,27岁,四肢麻木、行走困难、酸痛,伴吞咽、发音困难16小时。排尿无障碍。检查:四肢呈弛缓性瘫痪,四肢腱反射消失。起病后次日腰穿,脑脊液压力和化验均正常。

肌酶正常,其电生理改变主要为

A: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 B:出现波幅下降 C: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下降均存在显著改变 D:早期P波正常 E:神经反射正常

评价包括形成评价、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

根据项目目标和计划设计,系统地考察项目的执行过程,并作出结论的评价是

A:过程评价 B:形成评价 C:效果评价 D:早期评价 E:结果评价

血小板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

A:在止血过程中起作用 B:在凝血过程中起作用 C: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D:维持正常的血浆晶体渗透压 E: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生理性止血决定于()

A:血小板的质和量及血管壁的正常 B:皮肤完整性和凝血因素的正常 C:血管壁、血小板的质和量及凝血因素的正常 D:血小板的质和量正常,凝血因素正常 E:凝血因素正常,骨髓象正常,血小板质和量正常

下列生理过程哪项是负反馈()

A:血液凝固过程 B:减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排便反射 E:分娩

下列生理过程哪些是负反馈()。

A:血液凝固过程 B:减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排便反射 E:分娩

正常生理性止血决定于()

A:血小板的质和量及血管壁的正常 B:皮肤完整性和凝血因素的正常 C:血管壁、血小板的质和量及凝血因素的正常 D:血小板的质和量正常,凝血因素正常 E:凝血因素正常,骨髓象正常,血小板质和量正常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