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0岁,因“头晕,头痛”来诊。患者2个月前诊断为“大动脉炎”,给予激素,抗炎,抗凝等药物治疗,现症状好转,体温正常。实验室检查:WBC 7.6x109/L,红细胞沉降率60 mm/h,CRP 3.8 g/L。主动脉造影:左侧锁骨下动脉及颈总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右侧无名动脉起始部轻度狭窄。
目前的治疗建议是
A:继续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B:立即手术治疗,改善头部供血 C:重建狭窄远端血运,改善症状 D:切除病变动脉,以免病变复发 E:给予支持疗法,观察病情进展情况再定治疗方案
男性,54岁。右上肺癌患者,在住院化学治疗期间渐起右下肢肿胀,疼痛。Doppler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炎。予抗凝治疗,一度有所改善。早餐进食时突感气急,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呈进行性加重。继之出现晕厥,约20分钟后神志转清,检查见患者明显紫绀,不能平卧,血压80/50mmHg,心界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P
亢进,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奔马律。左下肺呼吸音降低。既往有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史。
提示:溶栓后抗凝治疗,在应用华法林治疗后2周,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提问:该如何处理
A:继续华法林口服 B:暂停华法林口服 C:静点鱼精蛋白 D:维生素K拮抗 E:不处理,动态观察出血情况 F:华法林减量口服
患者男,42岁。早期DIC,应用肝素抗凝治疗。
治疗期间应维持凝血时间大约在
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40分钟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低剂量单品种效果不满意时可采用两种或多种抗高血压药
A:联合用药 B:坚持降压治疗 C:注意剂量个体化 D:选择适宜药物剂型 E:依从生物钟规律给药
以上抗凝药物作用机制是
加强抗凝血酶I3(AT-I3)的作用
A:肝素 B:香豆素类 C:链激酶 D:尿激酶 E:阿司匹林
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有ABO和Rh血型系统。在ABO血型系统中,在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只含B凝集原的为B型,若含有A、B两种凝集原则为AB型;O型者,血清含有抗A、抗B凝集素。
某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则其红细胞的细胞膜上一定
A:含A凝集原 B:含B凝集原 C:不含A凝集原 D:不含B凝集原 E:不含A凝集原与B凝集原
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有ABO和Rh血型系统。在ABO血型系统中,在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若含有A、B两种凝集原则为AB型;O型者,血清含有抗A、抗B凝集素。
某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则其红细胞的细胞膜上一定
A:含A凝集原 B:含B凝集原 C:不含A凝集原 D:不含B凝集原 E:不含A凝集原与B凝集原
有一个患者,常规血型鉴定时,出现患者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B强凝集;患者的血清与A1细胞凝集为1+,与B细胞不凝集。
该患者做了进一步血型鉴定,预测患者红细胞与抗血清的不可能出现的反应格局是
A:抗A阳性 B:抗B阳性 C:抗AB阳性 D:抗H阳性 E:抗A1阳性
某男性患者,55岁,右上肺癌患者,在住院化学治疗期间渐起右下肢肿胀,疼痛。Doppler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炎。予抗凝治疗,一度有所改善。早餐进食时突感气急、胸闷和心前区疼痛,呈进行性加重。继之出现晕厥,约20分钟后神志转清,检查见患者明显紫绀,不能平卧,血压80/50mmHg,心界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P
亢进,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奔马律。左下肺呼吸音降低。既往有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史。
提示:溶栓后抗凝治疗,在应用华法林治疗后2周,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提问:该如何处理
A:继续华法林口服 B:暂停华法林口服 C:静点鱼精蛋白 D:维生素K拮抗 E:不处理,动态观察出血情况 F:华法林减量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