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系统激活是由某种启动因素的作用,使补体各固有成分按一定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依次活化而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CP),旁路(替代)途径(AP)和凝集素激活途径(MBL)。
以下没有参与补体激活旁路途径的成分是
A:C1,C2,C4 B:C3,C5,C6 C:B因子 D:P因子 E:C7~C9
补体系统激活是由某种启动因素的作用,使补体各固有成分按一定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依次活化而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CP),旁路(替代)途径(AP)和凝集素激活途径(MBL)。
参与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共同成分是
A:C3,C5~C9 B:C1,C2,C4 C:B因子和D因子 D:C4,C6,C7 E:C1,C2,C8
邮局一名工作人员发现一个信封内有白色粉末物质,怀疑是有毒物质,派你参与采样和检测。
为了迅速和正确地分析信封内白色粉末物质的来源和性质,你要采取的检测方法为
A:双份血清抗体检测 B:快速检测抗原和抗体 C:早期血清抗体检测 D:动物接种、检测抗原和核酸 E:恢复期血清抗体检测
皮肤刺激试验是指皮肤接触化学毒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可以表现为充血、红斑、水肿、丘疹和溃疡等。该试验已列入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之一。
并非所有化学毒物均适于做皮肤刺激试验。下述哪种情况可不做试验
A:根据结构活性关系及理化性质推测可能有腐蚀性的物质 B:经皮途径染毒显示有很强的系统毒性的物质 C:在急性经皮试验中染毒剂量达2000mg/kg仍未产生皮肤刺激症状 D:A、B均是 E:A、B、C均是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由分子和原子组成,保持物质的基本属性和化学性质是( )
A:组成物质的分子中的原子 B:组成物质的分子中的原子的外围电子 C:组成物质的分子中的原子的原子核 D:组成物质的分子 E: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
有关化学物质是否产生毒效应,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
A:物质的化学性质 B:接触的途径 C:接触的剂量 D:接触的方式 E:物质的物理性质
有关化学物质是否产生毒效应,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
A:物质的化学性质 B:接触的途径 C:接触的剂量 D:接触的方式 E:物质的物理性质
有关化学物质是否产生毒效应,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
A:物质的化学性质 B:接触的途径 C:接触的剂量 D:接触的方式 E:物质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