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的临床分型有
A:迁延型 B:中毒型(干性霍乱) C:重型 D:轻型 E:中型 F:逍遥型 G:暴发型
某女性患者,67岁,
缺失,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为
,舌侧牙槽嵴为垂直型。采用大连接杆连接,其中
向中舌侧倾斜,其余基牙正常。
舌杆与模型的接触关系为
A:接触 B:离开模型0.1~0.3mm C:离开模型0.3~0.5mm D:离开模型0.5~1mm E:离开模型1~1.5mm
某女性患者,68岁,
缺失,余留牙正常,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
正型卡环,后腭杆连接,支架在制作时应该考虑
复制耐火材料模型之前,工作模型要先在饱和石膏水中浸泡半小时,关于其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减少琼脂的凝固收缩 B:使工作模型吸足水分 C:排出工作模型中的空气 D:减少工作模型与琼脂之间的温差 E:防止石膏在水中的溶解
某女性患者,26岁,面突畸形.开唇露齿。∠SNA86°,∠SNB84.2°。牙科模型显示牙槽骨前突明显,中线偏右。后牙为正中咬合关系,
关系基本正常。诊断为双颌前突。
该患者上颌进行了LeFortⅠ型截骨,关于LeFortⅠ型截骨的血供,以下正确的是
A:主要血供来源于唇侧,因此应尽量减少唇侧切口的长度 B:腭降动静脉位于上颌骨后外侧,手术中要防止损伤 C:上后牙区,通常在黏骨膜下潜行分离至翼上颌缝,以保证更良好的软组织血供 D:为了保护腭降血管束,应在直视下用骨锯或凿截骨至血管束 E: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血供,在唇颊侧软组织切口下方的骨面上剥离时,在保证固位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剥离面 F:LeFortⅠ型截骨术中血供的重要解剖基础是上颌骨内丰富的侧支循环和血管吻合
某女性患者,18岁,面部左右不对称。模型显示左侧后牙锁
,右侧后牙反
,中线偏左侧约4mm。∠SNA84°,∠SNB81.3°。诊断为下颌偏斜畸形。提示:不对称下颌偏斜畸形术前常规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
该患者进行了BSSRO,术后经牵引,3周后仍存在明显的咬合关系错乱,与术前模型设计不符,最可能是因为出现了以下并发症
A:意外骨折 B:升支髁突骨段移位 C:术后水肿明显 D:合并感染 E:观察时间不够 F:牵引力量不足
某女性患者,69岁,
缺失,余留牙正常,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
正型卡环,后腭杆连接,支架在制作时应该考虑
复制耐火材料模型之前,工作模型要先在饱和石膏水中浸泡半小时,关于其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减少琼脂的凝固收缩 B:使工作模型吸足水分 C:排出工作模型中的空气 D:减少工作模型与琼脂之间的温差 E:防止石膏在水中的溶解
某女性患者,69岁,全牙列缺失,拟行全口义齿修复,全口义齿排牙完成后需要口内试戴,除要求有良好的咬合关系和平衡
外,对义齿基托蜡型也有严格要求
若全口义齿蜡型试戴时固位力差,下列哪一项与蜡型无关
A:
型 B:基托组织面与口腔黏膜不密合 C:边缘伸展过多 D:磨光面外形差 E:唇颊舌系带没让开
某女性患者,66岁,
缺失,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为
,舌侧牙槽嵴为垂直型。采用大连接杆连接,其中
向中舌侧倾斜,其余基牙正常。
舌杆与模型的接触关系为
A:接触 B:离开模型0.1~0.3mm C:离开模型0.3~0.5mm D:离开模型0.5~1mm E:离开模型1~1.5mm
某男性患者,42岁,主诉胸痛1个小时。双上肢脉搏减弱。行胸腹部CTA检查,曲面重组图像如下图: 
该病分型为
A:DeBakey Ⅰ型 B:DeBakey Ⅱ型 C:DeBakey Ⅲ型 D:DeBakey Ⅲa型 E:DeBakey Ⅲb型 F:Stanford A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