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53岁。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站立和行走不稳半年余就诊。8年前曾因胃出血行全胃切除术。化验:RBC2.1×10/L,Hb72g,/L,WBC3.2×10/L,血小板86×10/L,MCV140fl(140μm),MCH42pg,血清维生素B浓度86pg/ml(正常值200~900pg/ml),叶酸正常。

本例拟诊为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维生素B摄入不足 B:慢性腹泻致维生素B吸收减少 C:内因子缺乏症 D:合并节段性回肠炎(克罗恩病) E:肠道寄生虫感染

某女性患者,46岁,缺失,3年前曾单端固定桥修复,现因以开面锤造冠为固位体的鞋端固定桥,固位体边缘与颈缘有间隙,牙龈区红肿、Ⅰ°松动,近中邻面龋坏有探痛就诊。

且松动,可能的原因是

A:固位体与基牙不密合 B:牙龈炎的表现 C:设计不当,受力过大 D:制作不当 E:牙髓炎的表现

某女性患者,46岁,缺失,3年前曾单端固定桥修复,现因以开面锤造冠为固位体的鞋端固定桥,固位体边缘与颈缘有间隙,牙龈区红肿、Ⅰ°松动,近中邻面龋坏有探痛就诊。

牙龈炎的原因是

A:受力过大 B:固位体边缘与基牙不密合 C:固位体形态欠佳 D:牙髓炎的伴随状态 E:近期有全身性疾病

某女性患者,46岁,缺失,3年前曾单端固定桥修复,现因以开面锤造冠为固位体的鞋端固定桥,固位体边缘与颈缘有间隙,牙龈区红肿、Ⅰ°松动,近中邻面龋坏有探痛就诊。

该患者的处理措施为

A:面开髓,对其进行治疗 B:服用消炎药,观察 C:局部上药后,观察 D:拆除固定桥,对进行治疗 E:以上均可

某女性患者,46岁,缺失,3年前曾单端固定桥修复,现因以开面锤造冠为固位体的鞋端固定桥,固位体边缘与颈缘有间隙,牙龈区红肿、Ⅰ°松动,近中邻面龋坏有探痛就诊。

若经治疗后,牙冠已大部缺损,则最佳方案为

A:拔除以为基牙固定义齿修复 B:拔除,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C:根面处理,做覆盖义齿修复 D:桩核修复,仍然单端固定桥修复 E:桩核修复,增加双端固定桥修复

某女性患者,46岁,缺失,3年前曾单端固定桥修复,现因以开面锤造冠为固位体的鞋端固定桥,固位体边缘与颈缘有间隙,牙龈区红肿、Ⅰ°松动,近中邻面龋坏有探痛就诊。

除以上设计,还可采取何方案以防止以前发生的问题

A:减小桥体及固位体颊舌径宽度 B:增加桥体及固位体表面溢出道 C:固位体边缘应高度光滑并与基牙密合 D:降低桥体牙尖高度正 E:以上都对

某女性患者,46岁,缺失,口腔检查可见,间食物嵌塞,缺失牙区牙槽嵴丰满,余牙正常。某医师设计作基牙,三臂卡,间隙卡环。

为了减轻对的扭力,应在其上选用的卡环为

A:双臂卡环 B:隙卡 C:BPI卡环组 D:联合卡环 E:延伸卡环

某女性患者,46岁,缺失,口腔检查可见,间食物嵌塞,缺失牙区牙槽嵴丰满,余牙正常。某医师设计作基牙,三臂卡,间隙卡环。

此设计义齿最易出现的主要不稳定现象是

A:游离端基托沉左侧牙槽嵴纵轴旋转 B:游离端基托沿支点摆动 C:游离端基托沿支点摆动 D:游离端基托沿支点线翘动 E:游离端基托下沉

患儿男,1岁,发现左眼白瞳2个月,头部CT显示如下图。

诊断应为

A:成视网膜细胞瘤 B:脉络膜血管瘤 C:海绵状血管瘤 D:脉络膜黑色素瘤 E:脉络膜骨瘤

患儿男,1岁,发现左眼白瞳2个月,头部CT显示如下图。

成视网膜细胞瘤的特征性CT表现是

A:位于眼球内 B:伴视网膜剥离 C:增强明显 D:平扫高密度 E:软组织肿块内钙化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