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因害怕到公共场合,恐惧见人15年,服用多种药物无效来寻求心理治疗。患者多年来一到公共场合就怕别人注视自己,怕被别人认为焦虑,紧张,笨拙,内心十分痛苦。

常用的治疗方法不包括

A:药物治疗 B:暴露治疗 C:催眠治疗 D:松弛训练 E:人际心理治疗

宜于清晨服用的药品是

A:呋塞米 B:格列美脲 C:阿司匹林 D:普伐他汀 E:甲氧氯普胺

宜于餐前服用的药品是

A:呋塞米 B:格列美脲 C:阿司匹林 D:普伐他汀 E:甲氧氯普胺

宜于餐后服用的药品是

A:呋塞米 B:格列美脲 C:阿司匹林 D:普伐他汀 E:甲氧氯普胺

宜于睡前服用的药品是

A:呋塞米 B:格列美脲 C:阿司匹林 D:普伐他汀 E:甲氧氯普胺

痰液较多者应服用的祛痰药物是

A:氨茶碱 B:氨溴索 C:喷托维林 D:羧甲司坦 E:右美沙芬复方制剂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药物平稳控制血压1~2年后,再酌情逐渐减少药物品种和剂量

A:联合用药 B:坚持降压治疗 C:注意剂量个体化 D:选择适宜药物剂型 E:依从生物钟规律给药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地高辛治疗浓度范围为0.9~2.0ng/ml,潜在中毒浓度>2.4ng/ml,属于

A:特殊人群用药 B:采用非常规给药方案 C: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肝药酶慢代谢者服用丙米嗪血药浓度高

A:非常规给药方案 B: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C:怀疑用药剂量不足或药物中毒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某女性患者,7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和降压药治疗,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160~170)/(90~100)mmHg,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轻度增高,超声波示双侧颈动脉有多发斑块形成。

该患者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时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100mg/dl B:起用前后检查肌酶和肝酶,严密观察肌肉症状 C:为了尽快达到降脂效果,联合使用贝特类降脂药物 D:治疗强度应达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30%~40% E:合理安排剂量,不宜为追求高效而加大剂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