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2岁,因“发热5 d,全身皮疹2 d”来诊。患者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5 d前出现发热,体温38.5 ℃,2 d前耳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逐渐向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扩展,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体温升至39.2 ℃。

发病2~3 d时最常见的体征是

A:Koplik斑 B:Forscheimer征 C:口周苍白圈 D:帕氏线 E:全身淋巴结肿大 F:杨梅舌

 患者男,31岁。因咽痛6 d,气急2 d,发热12 h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肾功能有明显好转,尿常规正常,一直服用环孢素A 2 mg/d,硫唑嘌呤25 mg/d,泼尼松25 mg/d维持抗排异治疗。术后第97天(即入院前6 d)自感咽痛,流涕,无咳嗽,发热,自服板蓝根,吲哚美辛痛症状未见改善。入院前2 d起轻微活动后即感气急,前1 d晚气急呈进行性加重,端坐呼吸伴发热,轻微干咳。

下一步抗感染治疗方案为(提示 来院急诊后当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安全送入病房。机械通气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 5 cmH2O,因PaO 回升不满意,短时间应用过纯氧。第2 d神志转清。入院后经气管插管收集12 h下呼吸道分泌物,离心,消化,涂片,姬姆萨染色找到囊壁不着色,内含4,6或8个呈红色或紫红色的囊内小体的肺孢子菌。)

A:林可霉素 B:环丙沙星 C:碳氢霉烯类 D:丁胺卡那 E:静滴SMZco F:阿奇霉素

患者男,31岁。因咽痛6 d,气急2 d,发热12 h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肾功能有明显好转,尿常规正常,一直服用环孢素A 2 mg/d,硫唑嘌呤25 mg/d,泼尼松25 mg/d维持抗排异治疗。术后第97天(即入院前6 d)自感咽痛,流涕,无咳嗽,发热,自服板蓝根,吲哚美辛痛症状未见改善。入院前2 d起轻微活动后即感气急,前1 d晚气急呈进行性加重,端坐呼吸伴发热,轻微干咳。 (提示 体检: 体温38.7℃,脉搏150 次/ min,呼吸50 次/min,血压20/ 11 kPa(1kPa = 7. 5 mmHg)。意识不清,气急,口唇黏膜及四肢末端发绀明显。眼睑水肿,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消失。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下一步抗感染治疗方案为(提示 来院急诊后当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安全送入病房。机械通气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 5 cmHO,因PaO 回升不满意,短时间应用过纯氧。第2 d神志转清。入院后经气管插管收集12 h下呼吸道分泌物,离心,消化,涂片,姬姆萨染色找到囊壁不着色,内含4,6或8个呈红色或紫红色的囊内小体的肺孢子菌。)

A:林可霉素 B:环丙沙星 C:碳氢霉烯类 D:丁胺卡那 E:静滴SMZ F:阿奇霉素

 患者男,40岁,农民,因“发热3 d”来诊。患者3 d前受凉后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0 ℃,伴剧烈头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2次胃内容物,咳嗽,咳痰。用青霉素治疗3 d,未见好转。查体:T 39 ℃,P 106次/min,R 24次/min,BP 130/84 mmHg;急性病容;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

诊断为***,其依据有(予四环素治疗,2 d后热消退。)

A:发病急,高热不退 B:焦痂 C:肝,脾大 D:经用青霉素,头孢地嗪等抗生素治疗无效,予四环素治疗有效 E:躯干和四肢散在暗红色斑丘疹 F:淋巴结肿大 G: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增高 H:肥达反应(-),外-斐反应(-)

男孩,6岁。主因少尿,浮肿5d,发热,咳嗽2d入院。尿蛋白(+++)。

化验血结果:24h尿蛋白定量。120mg/(kg·d),白蛋白20g/L,胆固醇9.72mmol/L。肾活组织检查呈微小病变型。血Na120mmol/L,补体C3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该患儿可能的诊断

A:上呼吸道感染 B:支气管肺炎 C:肾炎性肾病 D:单纯性肾病 E:泌尿系感染 F:急性肾小球肾炎 G:IgA肾病 H:电解质紊乱

女患儿,2岁,因“发热、流涕、喷嚏3 d,出皮疹1 d”来诊。查体:T 40.5 ℃;口腔黏膜粗糙,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粗。

此时的处理措施是(提示 治疗3 d后,患者体温正常,R 18次/min,耳后、发际的皮疹开始消退。)

A:清淡饮食 B: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 C:口腔护理:0.9%氯化钠溶液或2%硼酸溶液洗漱 D: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并加服鱼肝油预防干眼症 E: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 d F:每天用紫外线消毒患儿房间或通风30 min,患儿衣物在阳光下曝晒

某女性患者,56岁,右侧肢体无力3d。头颅CT显示如下图。

可能的诊断为 ( 提示 2d后复查,CT显示如下图。)

A:急性脑血肿 B:转移瘤伴出血 C:胶质瘤伴出血 D:少枝胶质细胞瘤伴出血 E:血液系统病变伴脑出血 F:脑脓肿 G:血管畸形伴出血

患儿女,2岁,因“发热、流涕、喷嚏3 d,出皮疹1 d”来诊。查体:T 40.5 ℃;口腔黏膜粗糙,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粗。

此时的处理措施是(提示 治疗3 d后,患者体温正常,R 18次/min,耳后、发际的皮疹开始消退。)

A:清淡饮食 B: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 C:口腔护理:0.9%氯化钠溶液或2%硼酸溶液洗漱 D: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并加服鱼肝油预防干眼症 E: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 d F:每天用紫外线消毒患儿房间或通风30 min,患儿衣物在阳光下曝晒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

患者病情已发展到(提示入院后持续发热3d,全身可见散在分布的皮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部分融合成片。)

A:前驱期 B:潜伏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E:初期 F:缓解期

某男性患者,32岁,因咽痛6 d、气急2 d,发热12 h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肾功能有明显好转,尿常规正常,一直服用环孢素A 2 mg/d,硫唑嘌呤25 mg/d,泼尼松25 mg/d维持抗排异治疗。术后第97天(即入院前6 d)自感咽痛、流涕,无咳嗽、发热,自服板蓝根、吲哚美辛痛症状未见改善。入院前2 d起轻微活动后即感气急,前1 d晚气急呈进行性加重、端坐呼吸伴发热、轻微干咳。 (提示 体检: 体温38.7℃、脉搏150 次/ min、呼吸50 次/min、血压20/ 11 kPa(1kPa = 7. 5 mmHg)。意识不清,气急,口唇黏膜及四肢末端发绀明显。眼睑水肿、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消失。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下一步抗感染治疗方案为(提示 来院急诊后当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安全送入病房。机械通气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 5 cmH2O,因PaO2 回升不满意,短时间应用过纯氧。第2 d神志转清。入院后经气管插管收集12 h下呼吸道分泌物,离心、消化,涂片,姬姆萨染色找到囊壁不着色,内含4、6或8个呈红色或紫红色的囊内小体的肺孢子菌。)

A:林可霉素 B:环丙沙星 C:碳氢霉烯类 D:丁胺卡那 E:静滴SMZ F:阿奇霉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