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2岁,因“阴道出血”来诊。患者无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史,无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症状。B型超声:右腹腔上方低回声团,考虑肾上腺来源肿瘤可能。CT:右肾上腺占位。手术见右肾上腺区一肿瘤,5 cmx3 cmx3 cm,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4 cmx3 cmx3 cm。切面质软,淡黄灰褐色,可见灶性出血。镜下:肿瘤一侧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核有多形性,大小不一,可见个别巨核细胞,核浆比例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分裂0~3个/10HPF。肿瘤细胞大多成片排列,但可见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的菊形团结构。可见灶性坏死及血管内瘤栓。
诊断考虑为(提示 如该病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Syn(+++),CgA(-),CK(AE1/AE3)(-),EMA(-),CD34(-)(血管壁阳性),Ki-67 10%细胞阳性,vimentin 弱阳性,S-100(-),HMB-45(-),CD56(++),SMA(-),melan A-灶性阳性。)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 C:神经母细胞瘤 D: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 E:恶性肾上腺皮质腺瘤 F: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
肿瘤组织均具有一定的异型性,异型性的大小是确定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图为皮肤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镜下观,从肿瘤细胞形态的角度观察其异型性,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

A: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 B:核分裂像增多,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C:瘤细胞核体积正常,胞核与胞浆的比例减小 D:易见多核瘤巨细胞 E:瘤细胞胞浆多呈嗜碱性
肿瘤组织均具有一定的异型性,异型性的大小是确定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由上所见,肿瘤异型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 )
A:肿瘤细胞核分裂像的多少 B:肿瘤细胞排列极向是否紊乱 C:肿瘤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其来源正常组织的差异 D:肿瘤细胞的大小 E:肿瘤细胞的组织结构差异
患者男,59 岁,因“左前臂进行性肿胀,变硬2个月”来诊。2个月前患者自觉左前臂远端皮肤肿胀,发红,微痒,无发热,疼痛。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1周,效果不佳。半个月前皮损波及手背,手背红肿,发硬,不能捏起,握拳困难,遂来我院就诊。发病前皮损部位无外伤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5 ℃;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查体:左前臂近腕部及手背,手掌弥漫性肿胀,呈暗红色,界限不清,局部有轻压痛,不能捏起;左前臂中上段屈侧可见长5 cm手术瘢痕。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0.57x10
/L;zongR 40 mm/h;肝,肾功能,血糖,免疫球蛋白均在正常范围;ANA,抗dsDNA,抗ENA抗体均(-)。胸部X线片,腹部B超及ECG均正常。
诊断考虑的疾病是(提示 组织病理学:浅筋膜炎症,水肿,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血管周围见嗜酸粒细胞为主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皮下脂肪间轻度纤维化及黏液样变性,慢性炎性细胞灶状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筋膜处有IgG和(或)IgM沉积。左前臂MRI:表浅筋膜增厚。)
A:蜂窝织炎 B:肢端硬皮病 C:丹毒 D:嗜酸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E: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F:脂膜炎 G:嗜酸性筋膜炎
患者男,53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6个月”来诊。无其他不适症状。上消化道造影:胸中段食管充盈缺损,黏膜紊乱,中断,局部有软组织影。查体: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无特殊发现。
为明确诊断及确定病期应进行的检查项目有
A:食管镜活检 B:食管超声内镜 C:胸部CT D:腹部B型超声 E:气管镜 F:全身骨显像
患者男,53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6个月”来诊。无其他不适症状。上消化道造影:胸中段食管充盈缺损,黏膜紊乱,中断,局部有软组织影。查体: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无特殊发现。
应尽快采取的措施有(提示 经右胸腹正中两切口行部分食管部分胃切除+食管胃右胸内吻合术后,胸腔引流液量为150 ml/h,血性。HR105次/min,BP125/86mmHg。血常规:Hb115g/L。SaO2 97%。)
A:吸氧 B:输血 C:静脉补充晶体液 D:静脉使用止血药 E:严密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及引流速度 F:静脉使用抑胃酸药
结缔组织可分为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和淋巴,具有连接、支持、营养、运输、保护等多种功能。
关于固有结缔组织叙述错误的是
A: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特点是纤维排列稀疏,在体内分布广泛 C:网状组织是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组织成分 D:脂肪组织是一种以纤维细胞为其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 E:疏松结缔组织有连接、支持、传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以及防御等功能
某男性患者,49岁,因阵发性高血压、尿VMT(尿3-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升高、CT示有肾上腺占位而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准备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以下哪项符合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A:血浆肾上腺素>546pmol/L B:静注酚妥拉明后2分钟血压下降<35/25mmHg C:尿VMA呈阳性 D:阵发性和持续性血压升高 E:心悸、多汗、精神紧张 F:体温突然升高,可达40℃以上 G: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常合并有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H:70%的嗜铬细胞瘤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 I:嗜铬细胞瘤多死于顽固性高血压致脑卒中 J:气管插管和肿瘤探查时,血压急剧上升至200/120mmHg
一奶牛长期患病,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和贫血等。死后剖检可见其多种器官组织,尤其是肺、淋巴结和乳房等处有散在大小不等的结节性病变,切面有似豆腐渣样、质地松软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物
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似豆渣样物为
A:肉芽组织 B:寄生虫结节 C:中性粒细胞团块 D:嗜酸性粒细胞团块 E:无定型结构的坏死物
某男性患者,57岁,因“左前臂进行性肿胀、变硬2个月”来诊。2个月前患者自觉左前臂远端皮肤肿胀、发红,微痒,无发热、疼痛。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1周,效果不佳。半个月前皮损波及手背,手背红肿、发硬,不能捏起,握拳困难,遂来我院就诊。发病前皮损部位无外伤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5 ℃;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查体:右前臂近腕部及手背、手掌弥漫性肿胀,呈暗红色,界限不清,局部有轻压痛,不能捏起;左前臂中上段屈侧可见长5 cm手术瘢痕。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计数0.57×10
/L;ESR 40 mm/h;肝、肾功能,血糖,免疫球蛋白均在正常范围;ANA、抗dsDNA、抗ENA抗体均(-)。胸部X线片、腹部B超及ECG均正常。
诊断考虑的疾病是 ( 提示 组织病理学浅筋膜炎症、水肿,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血管周围见嗜酸粒细胞为主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皮下脂肪间轻度纤维化及黏液样变性,慢性炎性细胞灶状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筋膜处有IgG和(或)IgM沉积。左前臂MRI表浅筋膜增厚。)
A:蜂窝织炎 B:肢端硬皮病 C:丹毒 D:嗜酸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E: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F:脂膜炎 G:嗜酸性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