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0岁。反复大量呕吐胃肠液3 d,尿少,恶心,乏力,四肢厥冷。体格检查:脉搏120次/min,血压90/60 mmHg,唇干燥,眼球下陷,皮肤弹性差,尿相对密度1.013,血清Na 135 mmol/L,体重50 kg。

可补充的液体是

A:平衡盐溶液 B:林格液 C:5%葡萄糖盐水 D:5%~10%葡萄糖溶液 E:10%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各占1/2 F:饮用温开水 G:依靠自身调节,可不予处理 H:血流动力学监测后决定补液

女,24岁,体重50kg,反复大量呕吐胃肠液3天,尿少,恶心,乏力,四肢发冷。查:脉搏120次/分,血压75/60mmHg,唇干燥,眼窝下陷,皮肤弹性差,尿比重1.013,血清钠135mmol/L,红细胞比容55%。

当日补液总量中已经丢失量部分应给

A:5%葡萄糖溶液3000ml B:生理盐水溶液1500ml C:10%葡萄糖溶液1500ml D:平衡盐溶液1500ml E:10%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各1500ml

病历摘要:复方碘溶液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ml

不少药物的饱和溶液还达不到治疗所需浓度,常用的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A:加入潜溶剂 B:调节药液PH C:加入助溶剂,例如:表面活性剂 D:加入增溶剂形成络合物 E:制成盐类 F:引入亲水基团

病历摘要:复方碘溶液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ml

以下液体制剂按粒子大小排列正确的是哪个?

A:真溶液 <乳浊液<胶体溶液<混悬液 B:胶体溶液 <真溶液<乳浊液<混悬液 C:真溶液 <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 D:胶体溶液 <真溶液<混悬液<乳浊液

患者男性,32岁。因车祸伤及右头部3小时,呕吐2次,昏迷约10分钟就诊。现头痛,恶心。右鼻孔可见无色透明液体持续流出。查体:血压125/50mmHg,脉搏50次/分,呼吸12次/分。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

提示:[假设信息]患者入院后需禁饮食。补液的注意事项是

A:所补等渗盐水必须超过500ml/d B:每天静脉补液量为1500~2000ml C:输液量应保持尿量不少于600ml/d D:快速滴注甘露醇 E:适当补充高渗盐水 F:控制补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

复方碘溶液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ml

不少药物的饱和溶液还达不到治疗所需浓度,常用的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A:加入潜溶剂 B:调节药液PH C:加入助溶剂,例如:表面活性剂 D:加入增溶剂形成络合物 E:制成盐类 F:引入亲水基团

复方碘溶液处方: 碘 50g 碘化钾 100g 蒸馏水 适量 共制成 1000ml

以下液体制剂按粒子大小排列正确的是哪个

A:真溶液 <乳浊液<胶体溶液<混悬液 B:胶体溶液 <真溶液<乳浊液<混悬液 C:真溶液 <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 D:胶体溶液 <真溶液<混悬液<乳浊液

复方碘口服溶液是一种液体制剂,其处方为:碘50g,碘化钾100g,水适量制成。1000ml其制法:取碘与碘化钾,加水100ml溶解后,再加适量的水使成1000ml,即得。

提示 液体制剂可按分散系统分为均相液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下列哪些是非均相液体制剂

A:乳剂 B:混悬剂 C:低分子溶液剂 D:高分子溶液剂 E:溶胶剂

复方碘口服溶液是一种液体制剂,其处方为:碘50g,碘化钾100g,水适量制成。1000ml其制法:取碘与碘化钾,加水100ml溶解后,再加适量的水使成1000ml,即得。

提示 制备液体制剂时,为了提高某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加入附加剂。以下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复方碘口服溶液中的碘化钾为助溶剂 B: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C:增溶剂是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D: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 E:碘化钾增加碘溶解度的机制是KI与碘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KI3

患者,缺失,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下颌人工牙排列不妥的是哪一项

A:将下前牙稍排向唇侧 B:加大人工牙的唇向倾斜 C:将下前牙稍排向舌侧 D:可适当的升高下前牙 E:下前牙的切缘咬在上颌义齿的腭侧基托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