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前壁心肌梗死后1年,左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安置后半年,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根据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属于
A:心力衰竭易患阶段(A阶段),存在高危因素 B:B阶段,无症状心力衰竭阶段 C:C阶段,有症状心力衰竭阶段 D:患者无心力衰竭症状,不属于心力衰竭 E:患者无心力衰竭症状,阶段不明确
患者男,50岁,前壁心肌梗死后1年,左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安置后半年,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根据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属于
A:心力衰竭易患阶段(A阶段),存在高危因素 B:B阶段,无症状心力衰竭阶段 C:C阶段,有症状心力衰竭阶段 D:患者无心力衰竭症状,不属于心力衰竭 E:患者无心力衰竭症状,阶段不明确
男性,50岁。胸痛,气促。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广泛前壁)伴房室传导阻滞,血压50/40mmHg,临床诊断为心源性休克。
患者经抢救后血压上升至90/60mmHg,今日突然出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的4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最可能诊断为
A:乳头肌断裂 B:心房破裂 C:室间隔穿孔 D:心室膨胀瘤 E:左室游离壁破裂
女,76岁,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2小时后出现间歇性三度房室阻滞,心室率最慢为32次/分。
女,76岁,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2小时后出现间歇性三度房室阻滞,心室率最慢为32次/分。
A:全心衰竭 B:右心衰竭 C: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D:肺栓塞 E:室壁瘤形成
患者男性,60岁。因在家打扫卫生拖地,突发心前区疼痛,疼痛难忍,并伴有胸闷憋气,来医院就诊,既往患者有糖尿病史10年。经检查医生诊断为前间壁心肌梗死,收入院治疗。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见于
A:V
~V
导联 B:V
~V
导联 C:V
~V
导联 D:V
,I,aVL导联 E:V
~V
及I,aVL导联
48岁,男性,胸痛,气促,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广泛前壁)伴房室传导阻滞,血压70/40mmHg,临床诊断为心源性休克。
上题患者经抢救后血压上升至90/60mmHg。今日突然出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的4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最可能诊断为
A:乳头肌断裂 B:心房破裂 C:室间隔穿孔 D:心室膨胀瘤 E:左室游离壁破裂
男性,65岁。因持续性胸痛5小时急诊入院。体检:半卧位,血压120/80mmHg,心率110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8~10次/分,有第四心音奔马律,两肺底细湿啰音,伴少量散在哮鸣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以下对诊断患者是否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最有价值的早期指标是
A:两肺散在哮鸣音 B:心电图示有急性心肌梗死 C:心室舒张末期压升高 D:心率增快伴频发期前收缩 E:心肌酶谱明显增高
女性,65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20/12kPa),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起病4周后,病人反复低热,左肺底部有湿性罗音,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
A:肺部感染 B:急性心包炎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心肌梗死后综合症 E:肺栓塞
某男,66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起病5周后,患者反复低热,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
A:肺部感染 B:急性心包炎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E:肺栓塞
某男性患者,66岁,冠心病心绞痛史8年,无高血压史,夜间突发心前区疼痛8小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起病5周后,患者反复低热,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
A:肺部感染 B:急性心包炎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E: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