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5岁4个月,因“皮肤淤点,淤斑10+d”在当地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不佳转来本院。当地初诊时血常规仅显示血小板减少。查体:T37.1℃,P110次/min,R25次/min,BP88/56mmHg;轻度贫血貌,皮肤偶见陈旧性淤斑,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不大。
目前诊断主要考虑(提示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染色体正常,没有病态造血现象。)
A:急性白血病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F: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男,55岁,乏力,消瘦3年。实验室检查:WBC 3.02x10
/L,Hb 64 g/L,PLT 45x10
/L,骨髓检查原粒细胞(I1型+I2型)0.08,粒,红,巨三系细胞均有病态造血,形态学诊断MDS-RAEB。
病态造血的是
A:幼红细胞巨幼样变 B:幼红细胞核形不规则,核出芽,核碎裂 C:幼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行 D:中性颗粒减少或缺如 E:幼粒细胞巨型变 F:小巨核细胞 G:巨核细胞胞质颗粒减少
患者,女性,65岁,缓慢起病,有乏力,疲倦,常出现咳嗽,咽痛,血象检查有全血细胞减少,可见巨大红细胞,骨髓象出现两系病态造血,遗传学检查有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
该患者应诊断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巨幼细胞贫血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骨髓外造血指
A:卵黄囊造血 B:黄骨髓参与造血 C:红骨髓参与造血 D:红骨髓、黄骨髓均造血 E:肝、脾、淋巴结参与造血
A.营养不足
B.红细胞生成相对不足
C.消耗增加
D.骨髓造血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增高,血液被稀释
下列红细胞增多是上述哪一种病因
红细胞相对增多()
A:营养不足 B:红细胞生成相对不足 C:消耗增加 D:骨髓造血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增高,血液被稀释
A.营养不足
B.红细胞生成相对不足
C.消耗增加
D.骨髓造血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增高,血液被稀释
下列红细胞增多是上述哪一种病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A:营养不足 B:红细胞生成相对不足 C:消耗增加 D:骨髓造血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增高,血液被稀释
A.营养不足
B.红细胞生成相对不足
C.消耗增加
D.骨髓造血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增高,血液被稀释
下列红细胞增多是上述哪一种病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A:营养不足 B:红细胞生成相对不足 C:消耗增加 D:骨髓造血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增高,血液被稀释
A.营养不足
B.红细胞生成相对不足
C.消耗增加
D.骨髓造血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增高,血液被稀释
下列红细胞增多是上述哪一种病因
红细胞非代偿性增多()
A:营养不足 B:红细胞生成相对不足 C:消耗增加 D:骨髓造血容量减少 E:血浆容量增高,血液被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