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6岁,患短肠综合征,拟行长期全胃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技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局部出血 B:气胸 C:空气栓塞 D:损伤胸导管 E:臂丛神经损伤

患者女,36岁,患短肠综合征,拟行长期全胃肠外营养。

患者全胃肠外营养超过2周,全胃肠外营养可以克服的缺陷是

A:胆汁淤积 B:黄疸 C:脂肪肝 D:氨基转移酶升高 E:代谢性酸中毒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点是

A:使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增加 B:水,电解质的补充可随意增加 C:水,电解质与营养液均从静脉输入 D:长时间使用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 E:代谢紊乱发生率较全胃肠内营养低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社会各人群某一时间横断面的营养状况及其连续的动态变化,它是居民饮食生活实践或已采取营养干预措施效果的反映。

WHO主张评价儿童当前营养状况的指标是

A:身高别体重 B:年龄别身高 C:年龄别体重 D:体重 E:头围

谷类种子中的营养素在各结构层的分布不同,其中

营养素含量最丰富、全面的是

A:谷皮 B:胚芽 C:胚乳 D:糊粉层 E:谷粒

某胃肠瘘患者不能进食多年,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准备实施全静脉营养。

组成全静脉营养制剂的组分是

A: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复方要素、维生素、纤维素 B: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C:葡萄糖、脂肪乳剂、支链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D:葡萄糖、清蛋白、脂肪乳剂、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E:葡萄糖、蛋白粉、脂肪乳剂、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

某胃肠瘘患者不能进食多年,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准备实施全静脉营养。

全静脉营养制剂中葡萄糖供给量不宜大于

A:112kJ/(kg·d) B:124kJ/(kg·d) C:136kJ/(kg·d) D:158kJ/(kg·d) E:167kJ/(kg·d)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点是()。

A:水、电解质与营养液均从静脉输入 B:使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增加 C:水、电解质的补充可随意增加 D:长时间使用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 E:代谢紊乱发生率较全胃肠内营养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