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病理过程。
呼吸衰竭发病的基本机制不包括
A:肺通气功能严重障碍 B: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C:弥散障碍 D:组织利用氧障碍 E:肺内真性分流增加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病理过程。
不会出现真性分流的情况是
A:支气管扩张 B:肺内动静脉交通支开放 C:肺水肿 D:肺实变 E:肺不张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病理过程。
以下与“功能性分流”不符的是
A:又称静脉血掺杂 B:是部分肺泡通气明显降低而血流未相应减少所致 C:正常人也有功能性分流 D:肺血管收缩时也可引起功能性分流 E:功能性分流部分的静脉血不能充分动脉化,PaO
降低,PaCO
增加
患者,男,67岁。支气管哮喘,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表情痛苦,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剧,发绀明显,血气分析:氧分压为<4.8kPa,二氧化碳分压>9.8kPa。
患者需要采用以下哪一项用氧方式最佳 ( )
A:低流量,高浓度持续给氧 B:低流量,低浓度间断给氧 C: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D:低浓度,高流量持续给氧 E:高流量,高浓度间断给氧
患者,男性,67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患者主诉气短,喘憋,咳嗽,咳痰,食欲差,不能平卧,查动脉血气氧分压72mmHg,二氧化碳分压69mmHg,氧饱和度88%,pH7.36。患者已有10年病史。
护士此时给予患者吸氧,应给予的氧流量应为
A:1~2L/min B:2~3L/min C:3~4Umin D:4~5Umin E:5~6Umin
某男,56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神志清楚,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明显,氧分压5.5kPa,二氧化碳分压10.3kPa。
该病人正确的给氧方法是
A:间歇给氧 B: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C:高浓度间歇给氧 D:__给氧 E:低流量间歇给氧
某男性患者,67岁。支气管哮喘,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表情痛苦,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剧,发绀明显,血气分析:氧分压为<4.8kPa,二氧化碳分压>9.8kPa。
患者需要采用以下哪一项用氧方式最佳
A:低流量,高浓度持续给氧 B:低流量,低浓度间断给氧 C: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D:低浓度,高流量持续给氧 E:高流量,高浓度间断给氧
经呼吸道动式染毒的主要优点是
A: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B:保证染毒柜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不变 C:温湿度恒定 D:染毒时间不受染毒柜体积限制 E:以上都是
经呼吸道动式染毒的主要缺点是()。
A: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B:保证染毒柜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不变 C:温湿度恒定 D:染毒时间不受染毒柜体积限制 E:消耗受试物的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