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震颤是指

A:震颤在休息时消失,动作时发生,愈近目的物愈明显 B:触摸肌肉,坚实感,伸屈肢体时阻力增加 C:静止时震颤表现明显,而在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D: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不自主动作 E: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收缩反应

患者男,38岁,军人,因双手不自主震颤1年就诊。患者1年前在示范站姿手枪射击时发现右手不自主震颤,后发现双手有不自主震颤,紧张时和注意力集中于双手时加重,因影响射击训练和书写而就诊。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在饮啤酒后,震颤可明显减轻。查体:脑神经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等叩,病理征阴性。

患者震颤的特点是

A:静止性震颤,运动时减轻 B:姿势性震颤,运动性加重 C:意向性震颤,静止时减轻 D:静止性震颤,睡眠中消失 E:姿势性震颤,睡眠中加重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0岁,1个月前家属发现,患者拿碗筷时右手抖动,行走时动作缓慢,慌张,遂就诊。既往有乙肝病史。查:T36℃,P7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表情贫乏。各对颅神经(-),右手静止性震颤,双上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低,病理征未引出,肌力,共济运动及深浅感觉正常。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与肝,肾功能正常。

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是

A:家族性,遗传性 B:50岁以前发病多见 C:姿势性震颤为主 D:震颤多累及上肢,头部 E:震颤的节律在4~12次/秒 F:伴联合运动障碍 G:预后差 H:无其它阳性体征 I:β-阻滞剂有效

沙丁胺醇用药早期出现四肢和面颈部骨骼肌震颤的机制是

A:激动骨骼肌β受体 B:激动骨骼肌N受体 C:激动中枢胆碱受体 D:阻断中枢D受体 E:阻断组胺H受体

沙丁胺醇用药早期出现四肢和面颈部骨骼肌震颤的机制是()

A:激动骨骼肌β2受体 B:激动骨骼肌N2受体 C:激动中枢胆碱受体 D:阻断中枢D2受体 E:阻断组胺H1受体

意向性震颤是指()。

A:静止时震颤表现明显,而在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B:震颤在休息时消失,动作时发生,愈近目的物愈明显 C:触摸肌肉,坚实感,伸屈肢体时阻力增加 D: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不自主动作 E: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收缩反应

5 头黄牛,田间放牧时突然发病,精神沉郁,流涏,磨牙,后肢踢腹,腹泻,骨骼肌震颤,严重者曈孔缩小,死亡 2 头。

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尿素中毒 B:有机磷中毒 C:有机氟中毒 D:抗凝血灭鼠药中毒 E:氨中毒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