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A:一定时期内,每十万人口中死于某病的患者的频率 B:某人群中死于某种病患者的频率 C: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死于该病患者的频率 D: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E:患某病的住院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抽样调查能得到下列哪项结论( )。

A:能得到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关系 B:能算出特异危险性 C:能算出患病率 D:能算出死亡率 E:能发现该调查地区的全部现患病人

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样本大小时,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

A:研究因素的一般人群暴露率 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C:研究因素估计相对危险度 D:研究者要求精确度 E:研究者要求把握度

下列哪种手段不能控制混杂偏倚()。

A:配比 B:分层分析 C:分级分析 D:多因素分析 E:限制

由某地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些,持续时间在一个潜伏期内,则该人群暴露于该致病因子是()。

A:多次暴露 B:单次暴露 C:持续暴露 D:连续传播 E:所给资料不能判定

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一次调查中,查得93例急性血吸虫病人有如下的疫水接触史,游泳52人,割湖草30人,插秧6人,放牧3人,洗衣2人,由此得出游泳是最危险的接触方式,是否正确()。

A:是 B:不是,应了解他们的既往史 C:不是,因未设对照组 D:不是,因未作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不是,因所作比较不是心率为基础

某单位会餐的100人中,有30人因食某一被嗜盐弧菌污染的食物,于会餐后的二天内发生腹泻、腹痛,这30%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感染率 E:相对危险率

试述下列特征中哪一条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

A:该法比较经济 B: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度(OR) C:可计算发病率 D:可选无病者作为对照 E:回顾地评价过去暴露史时,可能产生偏倚

某人进行了下列疫苗试验,随机选择1000人,注射某疫苗后,随访10年,接种者中80%未患该病,此疫苗效果如何评价()。

A:该疫苗很好,因为其免疫率高 B:得不出结论,因为无未注射疫苗的对照 C:该疫苗不是非常有效,因为尚有20%患病 D:无肯定结论,因为未做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E:有意义的数字是100%-80%=20%即疾病发生率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无病的人群 E:尚未发病的潜伏期的人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