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4岁,因“体重持续增加7年,嗜睡3年,加重1个月”来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持续增加,从65 kg增加到105 kg。近3年出现睡眠增多,每日睡10+ h,伴有记忆力减退。近1个月来,困倦感明显加重。病来无头痛,无视力下降,尿,粪正常。查体:T 37.2 ℃,P 90次/min,R 25次/min,BP 126/88 mmHg;意识清楚,言语含糊;手背及胸背部皮肤干燥,粗糙,皲裂,面部臃肿;甲状腺不大;双瞳孔等大正圆,D=2.5 mm,对光反射灵敏,视力,视野粗测正常;鼻,唇肥厚,舌大声粗;颈软,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四肢粗大,手指粗壮,手背及手掌肥厚,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颅脑MRI:垂体增大,视交叉受压上移,垂体柄显示欠佳,考虑存在垂体瘤。

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 实验室检查:GH正常,PRL升高,ACTH-COR正常,FSH,LH均正常。)

A:L-T替代治疗 B:立即行垂体手术 C:口服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D:I治疗 E:L-T替代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PRL,甲状腺功能及垂体MRI F:垂体放疗

患者女性,60岁,农民,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5年"来眼科门诊求医。患者于5年前出现双眼视力逐渐下降,不伴眼红,眼痛,眼胀等不适。近半年右眼几乎看不见物体,曾经在某医院诊断为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已成熟,现要求行右眼复明手术。既往史:近数年常有多尿口渴,多饮,多食,体重渐减病史。左眼常年流泪,常伴有很多眼屎。体检发现患者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Vod:0.08,Vos:0.5,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Tyndall征(-),右眼晶状体混浊C3N4,左眼晶状体混浊C2N2P1。

血糖检测证实该患者确实已患糖尿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准备行白内障手术,此时患者家属对手术后效果提出了疑问,由于右眼晶状体混浊严重,眼底情况窥不清。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测其术后效果

A:检查手术眼的激光视网膜视力 B:手术眼的房角镜检查 C:详细检查对侧眼是否已经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体征 D:手术眼的眼后段B超检查 E:眼眶CT检查 F:视野检查

患者,女性,60岁,农民,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5年"来眼科门诊求医。患者于5年前出现双眼视力逐渐下降,不伴眼红,眼痛,眼胀等不适。近半年右眼几乎看不见物体,曾经在某医院诊断为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已成熟,现要求行右眼复明手术。既往史:近数年常有多尿口渴,多饮,多食,体重渐减病史。左眼常年流泪,常伴有很多眼屎。体检发现患者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Vod :0.08,Vos :0.5,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Tyndall征(-),右眼晶状体混浊CN,左眼晶状体混浊CNP

血糖检测证实该患者确实已患糖尿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准备行白内障手术,此时患者家属对手术后效果提出了疑问,由于右眼晶状体混浊严重,眼底情况窥不清。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测其术后效果

A:检查手术眼的激光视网膜视力 B:手术眼的房角镜检查 C:详细检查对侧眼是否已经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体征 D:手术眼的眼后段B超检查 E:眼眶CT检查 F:视野检查

患儿女,10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2年来就诊。无夜盲史。检查:双眼视力为0.1,验光结果:OD:-1.5 DS,OS:-1.75 DS,双眼矫正视力0.2;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你主要考虑的疾病是(提示:半年后随访观察,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到0.06,眼底检查:双眼黄斑颞侧视网膜出现散在黄色斑点,黄斑色泽正常,中心凹光反射略减弱,其余同初诊时眼底改变。FFA检查:除脉络膜湮灭征征象外。双眼黄斑区及对应于黄斑颞侧的黄色斑点处,出现了斑点状“窗样缺损”荧光损害,荧光异常范围大于眼底检查所见范围。)

A:视网膜色素变性 B:Stargardt病 C: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D: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 E:Best氏病 F:格子状色素上皮营养不良

某男性患者,26岁,因“体重持续增加7年,嗜睡3年,加重1个月”来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持续增加,从65 kg增加到105 kg。近3年出现睡眠增多,每日睡10+ h,伴有记忆力减退。近1个月来,困倦感明显加重。病来无头痛,无视力下降,尿、粪正常。查体:T 37.2 ℃,P 90次/min,R 25次/min,BP 126/88 mmHg;意识清楚,言语含糊;手背及胸背部皮肤干燥、粗糙、皲裂,面部臃肿;甲状腺不大;双瞳孔等大正圆,D=2.5 mm,对光反射灵敏,视力、视野粗测正常;鼻、唇肥厚,舌大声粗;颈软,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四肢粗大,手指粗壮,手背及手掌肥厚,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颅脑MRI:垂体增大,视交叉受压上移,垂体柄显示欠佳,考虑存在垂体瘤。

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实验室检查:GH正常,PRL升高,ACTH-COR正常,FSH、LH均正常。)

A:L-T替代治疗 B:立即行垂体手术 C:口服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D:I治疗 E:L-T替代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PRL,甲状腺功能及垂体MRI F:垂体放疗

某男性患者,31岁,双眼视力下降伴轻度眼球转动痛5天。双眼矫正视力0.2,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瞳孔直径约4mm,直接对光反射略迟钝,晶状体透明。眼压正常。既往病史无特殊,否认眼部、颜面部及头颅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病史。

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颜色正常,C/D=0.2,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该患者视野检查结果可能为

A:中心暗点 B:视野正常 C: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缺损 D:生理盲点扩大 E:哑铃状暗点

某中学校医拟对本校500名初中生进行近视现况调查,首先对近视学生进行筛查,并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近视筛查采用远视力检查结合插片检查。

对学生进行远视力检查时,以下哪些操作是不符合要求的

A:在室内检查视力时,视力表应挂在有窗的白色墙上 B:视力表和视力灯箱的悬挂高度,应使5.0视标一行E字与多数被检者的两眼在同一水平 C:受检者正常在距离视力表5米处测视力,用遮眼板分别遮挡一眼 D:检查时一般先查右眼,后查左眼 E:辨认正确的视标数应超过该行视标总数的1/2,记下该行视标的视力记录值,即为该眼视力 F:受检者如在5米处不能辨认视力表最上一行视标,向前移1米再查

女患儿,11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2年来就诊。无夜盲史。检查:双眼视力为0.1,验光结果:OD:-1.5 DS、OS:-1.75 DS,双眼矫正视力0.2;外眼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你主要考虑的疾病是 ( 提示:半年后随访观察,患者双眼视力下降到0.06,眼底检查:双眼黄斑颞侧视网膜出现散在黄色斑点,黄斑色泽正常,中心凹光反射略减弱,其余同初诊时眼底改变。FFA检查:除脉络膜湮灭征征象外。双眼黄斑区及对应于黄斑颞侧的黄色斑点处,出现了斑点状“窗样缺损”荧光损害,荧光异常范围大于眼底检查所见范围。)

A:视网膜色素变性 B:Stargardt病 C:视锥细胞营养不良 D: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 E:Best氏病 F:格子状色素上皮营养不良

某男性患者,31岁,双眼视力下降伴轻度眼球转动痛5天。双眼矫正视力0.2,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水清,瞳孔直径约4mm,直接对光反射略迟钝,晶状体透明。眼压正常。既往病史无特殊,否认眼部、颜面部及头颅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病史。

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颜色正常,CD=0.2,视网膜平伏,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该患者视野检查结果可能为

A:中心暗点 B:视野正常 C: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缺损 D:生理盲点扩大 E:哑铃状暗点

某男性患者,25岁,因“体重持续增加7年,嗜睡3年,加重1个月”来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持续增加,从65 kg增加到105 kg。近3年出现睡眠增多,每日睡10+ h,伴有记忆力减退。近1个月来,困倦感明显加重。病来无头痛,无视力下降,尿、粪正常。查体:T 37.2 ℃,P 90次/min,R 25次/min,BP 126/88 mmHg;意识清楚,言语含糊;手背及胸背部皮肤干燥、粗糙、皲裂,面部臃肿;甲状腺不大;双瞳孔等大正圆,D=2.5 mm,对光反射灵敏,视力、视野粗测正常;鼻、唇肥厚,舌大声粗;颈软,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四肢粗大,手指粗壮,手背及手掌肥厚,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颅脑MRI:垂体增大,视交叉受压上移,垂体柄显示欠佳,考虑存在垂体瘤。

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包括 ( 提示:实验室检查:GH正常,PRL升高,ACTH-COR正常,FSH、LH均正常。)

A:L-T替代治疗 B:立即行垂体手术 C:口服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D:I治疗 E:L-T替代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PRL,甲状腺功能及垂体MRI F:垂体放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