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不同。

关于1型糖尿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性损害引起 B: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C:存在胰岛素抵抗 D:是多基因遗传病 E:血浆中可出现自身抗体

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不同。

关于2型糖尿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见于中年以后发病 B:患者多数肥胖 C:可存在胰岛素抵抗 D:不存在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 E:起病较慢

 患者女,12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伴体重减轻15 d”来诊。无恶心,呕吐。无糖尿病家族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型偏瘦;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3.9 mmol/L,餐后2 h血糖24.8 mmol/L;尿酮体阳性,血酮体弱阳性。诊断: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

该患者诊断1型糖尿病的依据是

A:起病年龄小 B:症状典型 C:自发酮症倾向 D:初诊时血糖高 E:无糖尿病家族史 F:血,尿酮体阳性

男性,64岁,糖尿病病史6年,饮食治疗结合运动,血糖控制可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总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 B: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 C:1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宜在餐后进行 D:有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E:胰岛功能很差者,应先给予胰岛素补充治疗后再开始运动

某男性患者,35岁,确诊糖尿病1周,体检为发现明显异常。

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中,下列哪一种(或哪几种)是正确的?

A:Ⅰ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如果胰岛素量相对不足,应该加强运动这样可以降低血糖,弥补了胰岛素的不足 B:Ⅰ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如果胰岛素量相对过多,运动有诱发低血糖的危险。 C:Ⅰ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最好在晨起空腹时 D:Ⅰ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最好在每餐餐前 E:Ⅰ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最好在每餐餐后 F: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应该进行运动强度大的运动方式,以利于节约胰岛素 G: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H: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该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某男性患者,35岁,确诊糖尿病1周,体检为发现明显异常。

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中,下列哪一种(或哪几种)是正确的?

A:应该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 B:运动可能导致食欲增加,从而造成肥胖加重,因此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宜采用运动治疗 C: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D:Ⅱ型糖尿病并眼底病变(Ⅴ期)的患者也应该进行强化运动治疗。 E:运动时血糖升高,因此不提倡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治疗 F:运动可以改善血糖的紊乱 G:运动可以改善血脂的紊乱 H: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某女性患者,13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伴体重减轻15 d”来诊。无恶心、呕吐。无糖尿病家族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型偏瘦;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3.9 mmol/L,餐后2 h血糖24.8 mmol/L;尿酮体阳性,血酮体弱阳性。诊断: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

该患者诊断1型糖尿病的依据是

A:起病年龄小 B:症状典型 C:自发酮症倾向 D:初诊时血糖高 E:无糖尿病家族史 F:血、尿酮体阳性

某男性患者,37岁,确诊糖尿病1周,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

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中,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Ⅰ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如果胰岛素量相对不足,应该加强运动这样可以降低血糖,弥补了胰岛素的不足 B:Ⅰ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如果胰岛素量相对过多,运动有诱发低血糖的危险。 C:Ⅰ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最好在晨起空腹时 D:Ⅰ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最好在每餐餐前 E:Ⅰ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最好在每餐餐后 F: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应该进行运动强度大的运动方式,以利于节约胰岛素 G: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H: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该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某男性患者,37岁,确诊糖尿病1周,体检为发现明显异常。

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中,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应该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 B:运动可能导致食欲增加,从而造成肥胖加重,因此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宜采用运动治疗 C: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D:Ⅱ型糖尿病并眼底病变(Ⅴ期)的患者也应该进行强化运动治疗。 E:运动时血糖升高,因此不提倡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治疗 F:运动可以改善血糖的紊乱 G:运动可以改善血脂的紊乱 H: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某女性患者,12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伴体重减轻15d”来诊。无恶心、呕吐。无糖尿病家族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型偏瘦;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3.9mmol/L,餐后2h血糖24.8mmol/L;尿酮体阳性,血酮体弱阳性。诊断: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

该患者诊断1型糖尿病的依据是

A:起病年龄小 B:症状典型 C:自发酮症倾向 D:初诊时血糖高 E:无糖尿病家族史 F:血、尿酮体阳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