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3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查血小板11x10/L

经足量的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后,查血小板20x10/L,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A:继续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B:免疫抑制剂 C:脾切除 D:输血小板 E:抗纤溶药物

女性,18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x10/L,血小板20x10/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不包括

A:紫癜 B: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C:脾明显肿大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E:血小板计数减少

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伤口广泛渗血,发绀,血压80/60mmHg。血常规:白细胞12.6x10/L,血小板50x10/L,PT,APTT延长,FDP升高,3P试验(+)

该患者血小板下降的机制应是

A:自身抗体攻击破坏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血小板消耗过多 D:血小板相关调节因子活性下降 E:以上都是

女性,43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查血小板11x10/L。

经足量的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后,查血小板20x10/L,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A:继续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B:免疫抑制剂 C:脾切除 D:输血小板 E:抗纤溶药物

某女性患者,21岁。月经量增多8个月,2周来牙龈出血,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与瘀斑。门诊检查。Hb 80g/L,白细胞5.2×10/L,血小板32×10/L,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以下哪项实验室检查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的直接证据

A:血小板寿命缩短 B:PAIgG阳性 C: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自身抗体测定 D:骨髓涂片巨核细胞增生 E:外周血出现巨大血小板,出血时间延长

某女,19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L,血小板20×10/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不包括

A:紫癜 B: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C:脾明显肿大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E:血小板计数减少

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伤口广泛渗血,发绀,血压80/60mmHg。血常规:白细胞12.6×10/L,血小板50×10/L,PT、APTT延长,FDP升高,3P试验(+)

该患者血小板下降的机制应是

A:自身抗体攻击破坏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血小板消耗过多 D:血小板相关调节因子活性下降 E:以上都是

某女性患者,56岁。身高155厘米,体重60千克,因慢性胆囊炎发作入院,拟行腹腔镜下摘除胆囊。术前查Hb 96g/L,PLT 34×10/L。

若术前使患者血小板升高至100×10/L,理论上至少需输注浓缩血小板

A:5单位 B:10单位 C:15单位 D:20单位 E:25单位

某女性患者,44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查血小板11×10/L。

经足量的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后,查血小板20×10/L,进一步治疗应选择

A:继续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B:免疫抑制剂 C:脾切除 D:输血小板 E:抗纤溶药物

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伤口广泛渗血,发绀,血压80/60mmHg。血常规:白细胞12.6×10 /L,血小板50×10 /L,PT、APTT延长,FDP升高,3P试验(+)

该患者血小板下降的机制应是

A:自身抗体攻击破坏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血小板消耗过多 D:血小板相关调节因子活性下降 E:以上都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