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7岁。患糖尿病10年,高热1周前来就诊。实验室检查:Hb 106 g/L,PLT 412x10/L,WBC 38x10/L,中性中幼粒细胞0.10,中性晚幼粒细胞0.1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34,嗜酸粒细胞0.01,嗜碱粒细胞0.01,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4,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

该患者若是类白血病反应,其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

A:有原发疾病 B: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 C: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D:无Auer小体 E:无Ph染色体 F:骨髓铁染色正常 G:硝基四氮唑蓝试验呈阳性反应 H:维生素B12水平常升高

 患者男,47岁,乏力,低热,脾肋下1cm。血常规化验结果:RBC 3.7x10/L, Hb100 g/L, WBC 130x10/L, PLT 100x10/L。外周血分类:中性粒细胞0.90,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嗜酸粒细胞0.03,嗜碱粒细胞0.05,淋巴细胞0.02。

通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该疾病可表现为

A: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B:病程中可发生骨髓纤维化 C:NAP阳性率及积分明显降低 D:治疗无效者进行性白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E:加速期脾进行性肿大 F:急变期有髓外浸润

患者男性,48岁,乏力,体重减轻4月余。体检:脾肋下5指,肝脏肋下2指,胸骨有压痛。血象:Hb78g/L,WBC35.2x10/L,PLT196x10/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7%,中性杆状核细胞23%,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该病人骨髓象检查不会出现下列何种情况 ( )

A:原始粒细胞12% B:粒红比增高 C: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D:巨核细胞增多 E: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患者男性,48岁,乏力,体重减轻4月余。体检:脾肋下5指,肝脏肋下2指,胸骨有压痛。血象:Hb78g/L,WBC35.2x10/L,PLT196x10/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7%,中性杆状核细胞23%,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病人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1年后,病人不明原因高热,骨关节疼痛,再次入院。经骨髓象检查发现骨髓中原粒细胞为31%。此时应考虑下列何种疾病 ( )

A:骨髓纤维化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型)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患者。男,23岁,重度贫血2个月,发热3天,伴皮肤出血点和鼻出血。外周血检查:RBC2.1x10/L,Hb40g/L,WBC2.8x10/L;白细胞分类:原粒细胞4%,早幼粒细胞47%,中幼粒细胞3%,中性粒细胞22%,淋巴细胞24%;血小板40x10/L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主要的异常为

A:小细胞区异常 B:小细胞区左侧区域异常 C:大细胞区右侧区域异常 D:小细胞区正常,中间细胞区与大细胞区融合增高 E:中间细胞区降低

某女性患者,27岁,因肺炎静滴新型青霉素Ⅰ,1天后出现关节痛、皮疹、尿量减少。尿常规示:蛋白(++),白细胞3~6/HP,红细胞5~8/HP。血常规:血红蛋白108g/L,白细胞4.7×10/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28,嗜酸性粒细胞0.10;血小板120×10/L。

如果做肾穿刺活检,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是

A:肾小管受损 B:新月体形成 C:肾间质细胞浸润 D:肾间质水肿 E:肾血管坏死 F:肾小球轻度增生,部分肾小球有节段性硬化,肾小管萎缩

某男性患者,26岁。因肺炎静滴新型青霉素I,1天后出现关节痛、皮疹、尿量减少。尿常规示:蛋白(+ +),白细胞3~6个/HP,红细胞5~8个/HP。血常规:血红蛋白108g/L,白细胞4.7×10/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28,嗜酸性粒细胞0.10;血小板120×10/L。

如果做肾穿刺活检,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是

A:肾小管受损 B:新月体形成 C:肾间质细胞浸润 D:肾间质水肿 E:肾血管坏死 F:肾小球轻度增生,部分肾小球有节段性硬化,肾小管萎缩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L,PLT320×10/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该患者若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检查会出现的改变有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B:粒红比例明显增高 C:原始粒细胞>10% D: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E:巨核细胞减少 F: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G: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H:Ph染色体阳性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L,PLT320×10/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类白血病反应

A:有原发疾病 B: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明显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0×10/L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 E:骨髓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F:无Ph染色体 G: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L,PLT320×10/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一年后患者因高热、骨关节疼痛再次入院。外周血WBC126×10/L,PLT96×10/L,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为33%,嗜碱性粒细胞22%此时应考虑的疾病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感染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D:骨髓纤维化 E: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F: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