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4岁男孩,因低热10余天,伴咳嗽,食欲欠佳,体重减轻来就诊。查体:体温38℃,两侧颈部浅表淋巴结有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脏检查未见异常,腹软,肝右肋下1.5cm,质软。此患儿已接种卡介苗,PPD试验+++,血常规:WBC7x10
/L,胸片示:右肺中野可见密集增深阴影,右肺门有团块样阴影。
小儿原发性肺结核诊断依据是?
A:病史中有长期低热,咳嗽,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B:可询问到有明确的结核接触史 C:未结种过卡介苗,结核菌素阳性 D: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E:胸片示:在中下肺野可见边缘不清的渗出病变及肺门淋巴结肿大阴影 F:胸部CT扫描显示纵隔和肺门肿大的淋巴结 G:肝脾肿大 H:两肺可闻及细湿啰音
病历摘要: 4岁女孩,因低热20余天,伴盗汗,咳嗽,体重减轻来就诊。查体:体温37.8℃,消瘦,两侧颈部浅表淋巴结1.0 cmx1.0 cm肿大,质中等,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右肋下2.5cm,质软,脾未及。PPD试验(+++),血常规:WBC11x10
/L,胸片示:右肺中野可见密集增深阴影,右肺门似有团块样阴影。
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治疗不规范,近日出现头痛,有时呕吐。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阳性,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布氏征,克氏征(+),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160x10
/L,中性45%,单核55%;蛋白0.8g/L,糖1.28mmol/L,氯化物100mmol/L。涂片找菌(-),诊断应该是?
A:中毒性脑病 B:病毒性脑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化脓性脑膜炎 E:隐球菌脑膜炎 F:支气管肺炎
患者男,61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个月余。查体:肝脏肋下2.5 cm,脾脏肋下5 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检测:Hb 96 g/L,WBC 66.5x10
/L, PLT 320x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0.11,中性晚幼粒0.16,中性杆状核0.24,中性分叶核0.31,EOS 0.05,嗜碱粒细胞 0.05,淋巴细胞0.08。
若该患者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用于治疗该疾病的细胞因子是
A:IL-4 B:IL-6 C:IL-10 D:肿瘤坏死因子 E:α-干扰素 F:EPO
患者男,61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个月余。查体:肝脏肋下2.5 cm,脾脏肋下5 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检测:Hb 96 g/L,WBC 66.5x10
/L, PLT 320x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0.11,中性晚幼粒0.16,中性杆状核0.24,中性分叶核0.31,EOS 0.05,嗜碱粒细胞 0.05,淋巴细胞0.08。
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三系下降,WBC 0.5x10
/L,PLT 3x10
/L, Hb 4 g/L,除常规输血外,可进行治疗的细胞因子是
A:IL-4 B:IL-11 C:GM-CSF D:肿瘤坏死因子 E:α-干扰素 F:EPO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0岁。反复中上腹隐痛10年。常发生于餐后30min,服制酸剂可缓解。近半年疼痛失去规律性,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近1周大便呈灰黑色就诊。查大便隐血(++~+++)。
下列哪些情况应及早和定期胃镜检查?
A: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近期出现消化不良,呕血或黑便者 B:良性溃疡但胃酸缺乏者 C:胃切除术后10年者 D:胃溃疡正规治疗2个月无效者 E:幽门螺杆菌阳性者
某男性患者,70岁,石棉矿工人。因纳差,体重减轻一年来门诊,患者每年参加健康体检,今年体检中发现体重减轻5kg,患者无咳嗽.气喘.胸痛.既往有右上肺结核球史15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10年,无肝炎史,吸烟40年2包/天。
检查提示:在患者的右侧胸腔穿刺,抽出ml血性胸水。胸水检查中的哪些指标有助于诊断癌性胸水?
A:比重>1.018 B:细胞数多在0.1×10 9/L,以淋巴细胞为主 C:癌胚抗原高于正常值 D:铁蛋白含量增高 E:葡萄糖含量在3.34mmol/L以上 F: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高 G:腺苷酸脱氨酶含量降低 H:蛋白含量降低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
/L,PLT320×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该患者若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检查会出现的改变有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B:粒红比例明显增高 C:原始粒细胞>10% D: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E:巨核细胞减少 F: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G: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H:Ph染色体阳性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
/L,PLT320×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类白血病反应
A:有原发疾病 B: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明显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0×10
/L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 E:骨髓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F:无Ph染色体 G: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
/L,PLT320×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一年后患者因高热、骨关节疼痛再次入院。外周血WBC126×10
/L,PLT96×10
/L,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为33%,嗜碱性粒细胞22%此时应考虑的疾病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感染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D:骨髓纤维化 E: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F: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型
神经性厌食体重减轻的诊断标准为:明显的体重减轻( )
A: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 B:Quetelet体重指数为17.5或更低 C: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 D:以上三者之一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