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6岁。自觉返酸,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来院做胃镜检查。胃镜示鳞柱交界线上约4cm处见多个桔红色,天鹅绒样不规则病变。

胃镜及显微镜下观如图,病理诊断应为 ( )

A:反流性食道炎 B:食道乳头状瘤 C:食道癌 D:Barrett食道 E:炎性息肉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隐痛,嗳气,进食后腹部饱胀3个月在门诊就诊。起病后食欲轻度减退,无体重减轻。无呕吐,腹泻,反酸和胃灼热等症状。患者的父亲因胃癌于64岁时死亡。查体:T 36.6 ℃,P 76次/min,R 18次/min。营养发育良好,舌薄白苔,巩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和叩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Hb 11.6 g/L,WBC 8.4x10/L,BPT 210x10/L。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上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和肾均未见异常。12导联心电图正常。胃镜诊断: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报告:胃窦部黏膜轻度萎缩伴肠化,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快速尿素酶试验H.pylori阳性。

患者胃镜和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Hp(+),下列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

A: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B:维生素E C:叶酸 D:阿莫西林+铋剂长期应用 E:中成药治疗 F:每1~2年复查胃镜

患者女,50岁,因上腹隐痛,嗳气,进食后腹部饱胀3个月在门诊就诊。起病后食欲轻度减退,无体重减轻。无呕吐,腹泻,反酸和胃灼热等症状。患者的父亲因胃癌于64岁时死亡。查体:T36.6℃,P76次/min,R18次/min。营养发育良好,舌薄白苔,巩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和叩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Hb11.6g/L,WBC8.4x10/L,BPT210x10/L。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上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和肾均未见异常。12导联心电图正常。胃镜诊断: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报告:胃窦部黏膜轻度萎缩伴肠化,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快速尿素酶试验H.pylori阳性。

患者胃镜和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Hp(+),下列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

A: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B:维生素E C:叶酸 D:阿莫西林+铋剂长期应用 E:中成药治疗 F:每1~2年复查胃镜

女,49岁,上腹胀满5年,2个月来食欲不振,全身无力,体检无明显异常发现,X线钡餐未见异常。胃镜活检:炎性细胞浸润及肠上皮化生,未见腺体萎缩。

浅表性胃炎胃镜改变正确的是 ( )

A:皱襞平坦 B:皱襞变细 C:粘膜苍白 D:可透见粘膜下血管网 E:粘膜红白相间,散在糜烂,渗出

某女,46岁,间歇上腹隐痛、饱胀不适6年,查体无异常。胃镜检查胃黏膜稍苍白,变薄,可见黏膜下血管网

浅表性胃炎胃镜改变正确的是

A:皱襞平坦 B:皱襞变细 C:黏膜苍白 D:可透见黏膜下血管网 E:黏膜红白相间,散在糜烂、渗出

某男性患者,71岁,腹部胀痛3天,伴反酸、嗳气、食欲下降,查体: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胃镜检查示胃窦部巨大溃疡。

如果胃镜活检结果为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下一步应进行

A:HP检查 B:骨髓穿刺 C:腹部CT D:胸部平片 E:结肠镜检查

某男,53岁,餐后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上腹隐痛1年余。胃镜检查见胃窦部黏膜苍白,黏膜皱襞变细,可见蓝色血管纹,取少量组织做活检。

胃镜所取组织在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

A:胃黏膜浅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B:胃黏膜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C:胃黏膜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D:胃固有腺体减少、肠上皮化生及慢性炎细胞浸润 E:胃固有腺增生并有少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胃镜可以解决下列哪些问题

A: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B:了解肝硬化侧支循环情况 C:摘除胃内息肉 D:食管曲张静脉的硬化治疗 E:经胃镜止血

胃镜可以解决下列哪些问题( )

A: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B:了解肝硬化侧支循环情况 C:摘除胃内息肉 D:食管曲张静脉的硬化治疗 E:经胃镜止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