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地居民2001—2010年某种疾病的 发病率(1/10万)如下表:某地居民2001—2010年某种疾病的发病率(1/10万)年度 发病率1/10万2001 35. 122002 28. 232003 17. 812004 18. 222005 14. 902006 11.452007 13. 982008 10. 672009 7. 532010 9. 32

以每年度为一个观察单位,该疾病的发病率的资料类型是()

A:定性资料 B:半定量资料 C:计量资料 D: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该研究中主要结局变量是

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B:抗体阳转率 C:服苗率 D:随访率 E: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抗体阳转率

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该研究中次要结局变量是

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B:抗体阳转率 C:服苗率 D:随访率 E: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和抗体阳转率

某地乙肝发病率通常在4%左右,为降低该地区乙肝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拟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已知该疫苗的效果指数为10。

通过疫苗的接种,可望使该地乙肝发病率下降至

A:0.4% B:1.6% C:4.0% D:1.0% E:0.6%

某地乙肝发病率通常在4%左右,为降低该地区乙肝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拟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已知该疫苗的效果指数为10。

通过疫苗的接种,可望使该地乙肝发病率下降

A:0.4% B:1.6% C:4.0% D:1.0% E:3.6%

某地麻疹历年发病率水平维持在5/10万~20/10万,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73/10万,2006年麻疹发病人数减少,年内总报告新发病例数为21例,该年度当地平均人口为30万人。

2006年该地区的麻疹的发病率为

A:7.0/10万 B:5.0/10万 C:10.0/10万 D:20.0/10万 E:73.0/10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