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5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粘冻,在某村卫生站诊治,给服氯霉素5天,病人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39℃,到县医院诊治,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病人经有效治疗1个月,连续2次大便培养(-),认为已被治愈,此患者病后可获得

A:暂时免疫 B:无免疫力,可再次患伤寒 C:有一定免疫力 D:对伤寒有持久性免疫 E:对伤寒与副伤寒均有免疫力

患者男性,42岁。于5小时前发生车祸,当时昏迷,无呕吐,急诊收治入院。入院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瞳孔左:右=2.5mm:2.5mm,光反应(+),颈无抵抗,四肢自主活动,躁动不安,头颅CT片示:右颞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15ml,中线未偏移,严密观察病情,给予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后4小时患者再次昏迷,瞳孔左:右=2.5mm:3.5mm,光反应左侧(+)右侧(+_),右侧肢体刺激可动,左侧肢体无活动,并伴有喷射状呕吐。

患者术后护理不妥的是

A:患者术后清醒6~8小时可进食 B:术后6小时内平卧位,头偏向健侧 C:术后6小时后床尾抬高15~30℃,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D: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观察用药效果 E: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某男性患者,23岁,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4年。每年春季发作,可自行缓解。1天前再次发作,症状持续加重。查体:双肺广泛哮鸣音,心率98次/分,律齐,无杂音。

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A:肺栓塞 B: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C:急性肺水肿 D:细菌性肺炎 E:急性支气管炎

某男,40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黏冻,村卫生室给服氯霉素5天,患者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体温39℃,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这提示患者可能是

A:伤寒复发 B:初发作寒 C:再燃 D:带菌者 E:迁延型伤寒

某男,40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黏冻,村卫生室给服氯霉素5天,患者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体温39℃,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痊愈,患者病后可获得

A:暂时免疫 B:对伤寒有持久性免疫 C:有一定免疫力 D:无免疫力,可再次患伤寒 E:对伤寒与副伤寒均有免疫力

关于伤寒的免疫力,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B:伤寒与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 C:病后免疫力与“O”、“H”、“Vi”抗体的水平密切相关 D:细胞免疫是伤寒免疫的重要因素 E:Vi抗体效价平稳下降,提示带菌状态的消除

男性,40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黏冻,村卫生室给服氯霉素5天,患者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体温39℃,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痊愈,患者病后可获得()

A:暂时免疫 B:对伤寒有持久性免疫 C:有一定免疫力 D:无免疫力,可再次患伤寒 E:对伤寒与副伤寒均有免疫力

男性,45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粘冻,在某村卫生站诊治,给服氯霉素5天,病人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39℃,到县医院诊治,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病人经有效治疗1个月,连续2次大便培养(-),认为已被治愈,此患者病后可获得()

A:暂时免疫 B:无免疫力,可再次患伤寒 C:有一定免疫力 D:对伤寒有持久性免疫 E:对伤寒与副伤寒均有免疫力

男性,40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天3~4次,稀便有黏冻,村卫生室给服氯霉素5天,病人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体温39℃,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病人经有效治疗后痊愈,患者病后可获得

A:暂时免疫 B:对伤寒有持久性免疫 C:有一定免疫力 D:无免疫力,可再次患伤寒 E:对伤寒与副伤寒均有免疫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