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培养目的不同,进行真菌培养时需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即大培养和小培养。
关于大培养和小培养,叙述错误的是
A:大培养主要观察菌落生长,是鉴别真菌的方法之一 B:小培养用于观察真菌的自然形态结构特征及生长发育过程,以鉴定菌种 C:大培养试管法是真菌分离培养,传代和保存菌种最常用的方法 D:大培养平皿法可观察菌落形态,色素产生,供鉴定参考 E:大培养平皿法适用于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二相性真菌的培养
男,35岁,农民,近2天来腹泻,初起含粪质,后为黄色水样,每天15~20次,每次量较多,曾呕吐3次,无明显腹痛,无里急后重。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7.5℃,血压86/62mmHg,脉搏106次/分,呼吸22次/分,表情呆滞,中度脱水貌,肠鸣音亢进,腹部无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为9.7x10
/L,中性细胞0.56,粪便镜检白细胞3~5/HPF。病前曾食生黄瓜。
粪便培养首先使用的培养基为
A:pH8.4~8.6的1%碱性蛋白胨水 B:庆大霉素培养基 C:亚碲酸盐琼脂培养基 D:胆汁培养基 E: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
女性,32岁,腹痛,腹泻5个月就诊,每日排便3~4次,为糊状便,无粘液,脓血。查体:右下腹轻压痛,粪便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粪便培养阴性。
为明确诊断,首选应做的检查是
A:消化道造影检查 B:血沉 C:粪便培养 D:腹平片 E:腹部CT
根据培养目的不同,进行真菌培养时需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即大培养和小培养。
关于大培养和小培养,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培养主要观察菌落生长,是鉴别真菌的方法之一 B:小培养用于观察真菌的自然形态结构特征及生长发育过程,以鉴定菌种 C:大培养试管法是真菌分离培养、传代和保存菌种最常用的方法 D:大培养平皿法可观察菌落形态、色素产生,供鉴定参考 E:大培养平皿法适用于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二相性真菌的培养
某女,33岁,腹痛、腹泻5个月就诊,每日排便3~4次,为糊状便,无粘液、脓血。查体:右下腹轻压痛,粪便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粪便培养阴性。
为明确诊断,首选应做的检查是
A:消化道造影检查 B:血沉 C:粪便培养 D:腹平片 E:腹部CT
某患者男性,40岁,在餐馆就餐2h后,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粪便标本接种在SS培养基和羊血平板上
用SS培养基接种粪便标本,主要检测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埃希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志贺菌 E:结核分枝杆菌
某女性患者,33岁,腹痛、腹泻5个月就诊,每日排便3~4次,为糊状便,无粘液、脓血。查体:右下腹轻压痛,粪便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粪便培养阴性。
为明确诊断,首选应做的检查是
A:消化道造影检查 B:血沉 C:粪便培养 D:腹平片 E:腹部CT
某女性患者,33岁,腹痛、腹泻5个月就诊,每日排便3~4次,为糊状便,无粘液、脓血。查体:右下腹轻压痛,粪便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粪便培养阴性。
为明确诊断,首选应做的检查是
A:消化道造影检查 B:血沉 C:粪便培养 D:腹平片 E:腹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