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某职业工人接触某化学物质后发生某种癌症的队列研究中,得到以下结果:癌症(人数)非癌症(人数)合计:暴露组103040;非暴露组20440460;合计30470500
在该研究中,由此化学物质所致该癌症的特异危险度估计值为
A:0 B:0.2 C:0.5 D:0.8 E:不能计算
在探讨某职业工人接触某化学物质后发生某种癌症的队列研究中,得到以下结果:癌症(人数)非癌症(人数)合计:暴露组103040;非暴露组20440460;合计30470500
在该研究中,该物质与癌症发生的关系为
A:该暴露因素是无关因素 B: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C: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D:该暴露因素是混杂因素 E:无法判断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流行病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现拟进行一项实验研究,在饮水中加入氟,以观察氟防龋的效果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被选择的对象应该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 B: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C: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D: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E:已知实验对其有害的人群不能作研究对象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流行病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现拟进行一项实验研究,在饮水中加入氟,以观察氟防龋的效果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以下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被选择的对象应该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 B: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C: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D: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E:已知实验对其有害的人群不能作研究对象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实际接触的往往是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它们可以在机体内发生复杂的联合作用。请判断下列联合毒作用属于何种类型。
乙醇和氯乙烯联合对大鼠染毒,在亚细胞水平研究发现,乙醇引起的是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而氯乙烯引起的是微粒体脂质过氧化
A:相加作用 B:独立作用 C:协同作用 D:加强作用 E:拮抗作用
某县有35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占90%,现欲作农村居民AID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
A:该县所有常住人口 B:该县所有农村居民 C:该县已婚的所有常住人口 D:该县已婚的所有农村居民 E:该县已婚的所有农村育龄妇女
某县有35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占90%,现欲作农村居民AID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对于本研究,较适宜的调查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普查 D:整群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对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发育毒性评价。
不同化学物质的致畸强度的比较一般用
A: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 B:畸形出现率 C:母体畸胎出现率 D:致畸指数 E:母体/发育毒性比值
有一种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拟应用于化妆品中,先需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提示:在该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危险度评价的资料来制定其安全限值(卫生标准)。
如果对该化学物质进行危险度管理,不属于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制定该化学物质的卫生标准 B:对其使用进行环境检测 C:对接触人群进行观察监护 D:执行其相应的卫生标准 E:进行危险度评价
通过对()的比较研究,可以充分认识同一病原体(或病因)对不同机体带来的各种损害。
A:人兽共患病 B:自然发生 C:遗传发生 D:模仿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