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某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在150名患该疾病的研究对象中,90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在200名未患该病的研究对象中,也有45名有A因子的暴露史,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

在该研究中,与无A因子暴露史的研究对象相比,暴露于A因子后发生该疾病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为

A:1.5 B:5.2 C:2.3 D:3.0 E:以上都不对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A:容易区分混杂偏倚 B:容易判断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C:更容易估计随机误差 D:研究罕见病 E:可以确定因果关系

某流行病学研究选择了1000名因素A的暴露者和2000名非暴露者,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1000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在2000名非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

估计疾病X与因素A暴露史联系的相对危险度为

A:1.0 B:1.5 C:2.0 D:3.0 E: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

某流行病学研究选择了1000名因素A的暴露者和2000名非暴露者,随访10年。在随访期间,1000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在2000名非暴露者中发生X疾病100例

估计10年中疾病X与因素A暴露史联系的特异危险度为

A:0 B:25‰ C:100‰ D:50‰ E: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A: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估计随机误差 B:队列研究更容易区分混杂偏倚 C:疾病的发病率很低 D: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判断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E: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计算比值比

确定某暴露因素与某疾病联系的强度用()

A:该人群中暴露于该因素的暴露率 B:相对危险度 C:该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该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A:更容易估计随机误差 B:容易区分混杂偏倚 C:研究罕见病 D:容易判断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E:可以确定因果关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