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2012年12月初,A材料账面余额90000元,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日,购入A材料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费4000元(已取得运输发票),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运输费用的增值税扣除率7%。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70000元,支付加工费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00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20日,领用A材料60000元,用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购入A材料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 (4)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2),关于甲企业委托加工业务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为90000元 B: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为100000元 C: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0000元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0000元应记入"应交税费"科目的借方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中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这种状态被称为( )。
A:过程有偏 B:过程无偏 C:充足状态 D:不足状态
评价包括形成评价、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
根据项目目标和计划设计,系统地考察项目的执行过程,并作出结论的评价是
A:过程评价 B:形成评价 C:效果评价 D:早期评价 E:结果评价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2012年12月初,A材料账面余额90000元,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月,购入A材料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 费4000元(已取得运输发票),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运输费用的增值税扣除率7%。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70000元,支付加工费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 34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00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20日,领用A材料60000元,用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购入A材料的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
(4)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根据资料(2),关于甲企业委托加工业务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为90000元 B: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为100000元 C: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0000元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0000元应计入“应交税费”科目的借方
某企业批量生产一种零件,投产批量为6件,经过4道工序加工,按照加工顺序,单件每到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10分钟、8分钟、20分钟、15分钟,假设零件移动用时为0.为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性和节奏性,该企业对该种零件生产过程进行时间组织,并对工序时间的移动方式进行分析和决策。
为了确保设备在一个批次的零件加工过程中不出现停顿,该企业可以采用的工序间零件移动方式的是()。
A:顺序移动方式 B:平行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混合移动方式
目前中国石化加工比例最大的原油是()。
A:高硫原油 B:含硫原油 C:高酸原油 D:含酸原油 E:低硫原油
工业生产中的一些环节,如()和冷却过程、成品整理过程等使用的生产设备或生产场所都可能成为工业污染源。
A:原料生产 B:加工过程 C:燃烧过程 D:加热
()是煤炭加工利用的基础。
A:生物技术 B:煤炭洗选 C:化工加固 D:机械加工
煤炭自燃的过程()
A:低温氧化阶段 B:自热阶段 C:燃烧阶段 D:出现烟雾和浓烈的火灾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