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为了解和掌握该省国营牧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3家牧场的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966名调查对象中,有l22人感染布鲁氏菌,在这122人中,有57人患布鲁氏菌病。
所调查职业人群中布鲁氏菌的患病率为
A:5.90% B:46.72% C:12.63% D:50.10% E:15.57%
1982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多发病的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6393例进行调查
该调查可计算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发病专率 E:存活率
药物作用靶点取决于致病相关基因。例如一疾病的致病相关基因是X1,X2和X3,某治疗药物系针对致病基因X3为靶点,且为无活性的前药,在体内经过A→B→C途径代谢成活性形式,作用于靶点X3。不同患者用药效果截然不同。
给予致病基因为X3,但有变异的患者用药,结果是
A:致病基因不同,无效 B:针对作用靶点,效果良好 C:无此药的作用靶点,无效 D:不能代谢为活性形式,无效 E:基因变异影响药物结合靶点,药效不理想,剂量要调整
药物作用靶点取决于致病相关基因。例如一疾病的致病相关基因是X1,X2和X3,某治疗药物系针对致病基因X3为靶点,且为无活性的前药,在体内经过A→B→C途径代谢成活性形式,作用于靶点X3。不同患者用药效果截然不同。
给予致病基因为X3,且药酶基因A,B,C均无突变的患者,结果是
A:非致病基因,无效 B:正中作用靶点,效果良好 C:无效,非此药作用靶点 D:无效,缘于体内不能代谢 E:基因变异影响药物结合靶点,药效不理想
某社区医生调查各种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
该医生的主要目的是
A:确定该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 B:了解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 C:了解居民对慢性病的有关知识知晓率 D:了解居民的遵医行为 E:了解居民的两周就诊率
某社区医生调查各种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等
社区医生收集资料做需求评价时,应除外哪种方法
A:收集各种健康档案 B:收集各种健康卡 C:社区调查 D:社区干预 E:社区筛查
一九八二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393例进行调查
该调查可计算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发病专率 E:存活率
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
报告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的目的是
A:便于早期发现患者 B:研究结核病的病因学 C:分析结核病的传播机制 D:了解人群中传染性结核病的分布特征 E:比较不同地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在调查期间,某病在某一人群中患病的频率为
A:发病率 B:病死率 C:都可 D:死亡率 E: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