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9岁。间断腹痛,腹泻,黏液血便1年,加重2周,大便10余次/日,静点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10天后症状无好转。T39℃,HB75g/L,粪便培养未见致病菌生长,结肠镜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水肿,伴糜烂及不规则浅溃疡,病理为重度慢性炎症,隐窝脓肿形成。

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肠结核 B:溃疡性结肠炎 C:肠易激综合症 D:克罗恩病 E:慢性细菌性痢疾

仔细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大体的改变,判断病变发展变化

有关该病变叙述错误的是 ( )

A: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 B:最早可出现于儿童 C:通常具可逆性 D:所有病变都必然进一步发展严重 E:镜下仅见内皮下泡沫细胞聚集

女性,25岁,腹痛,腹泻2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及升结肠有沟槽样溃疡,肠腔狭窄,病变肠段之间黏膜正常。

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

A:乙状结肠 B:空肠 C: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 D:十二指肠 E:回肠末端

患者女性,36岁,确诊溃疡性结肠炎3年,曾经使用激素治疗,病情平稳后以SASP治疗并逐渐减量至2g/d。3周前患者自行就诊于某中医诊所后开始服用中药并自行停用SASP。1周前进食海鲜后腹泻,便血复发,大便10~15次/日,带鲜血,血与大便相混,伴里急后重,每次排血量约5~10ml。伴腹胀,发热,最高体温38.9℃。查体:体温38.6℃,贫血貌,心率116次/分,心肺查体无其他异常发现。腹软,略膨隆,全腹压痛,左下腹反跳痛,肠鸣音弱,0~1次/分。

检查发现患者血红蛋白76g/L,zongR56mm/h,结肠镜示病变位于全结肠,对该患者完整正确的诊断是 ( )

A:溃疡性结肠炎,中型,活动期 B:溃疡性结肠炎,暴发型,全结肠型,重型,活动期 C:溃疡性结肠炎,暴发型,全结肠型,中型,活动期 D: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全结肠型,重型,活动期 E: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持续型,全结肠型,重型,活动期

病历:女性,38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提问: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

A:回盲部 B:末段回肠 C:升结肠 D:直肠 E:肛门病变 F:乙状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

A:病变主要位于回盲部 B: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C:病变多位于回肠远段 D:病变以全结肠弥漫性改变为主 E:病变不可能位于空肠

某女性患者,39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

A:回盲部 B:末段回肠 C:升结肠 D:直肠 E:肛门病变 F:乙状结肠

某女,26岁,腹痛、腹泻2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及升结肠有沟槽样溃疡,肠腔狭窄,病变肠段之间黏膜正常。

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

A:乙状结肠 B:空肠 C: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 D:十二指肠 E:回肠末端

胡某,男,46岁。因反复黏液脓血便10年,加重1周而入院。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PPD试验阴性,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大小不等的溃疡形成。

病人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平片示结肠充气明显,请问目前可能出现了

A:腹腔内脓肿 B:机械性肠梗阻 C:中毒性巨结肠 D:脱水 E:急性阑尾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