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0岁。1年前因发作性四肢强直伴意识丧失就诊,确诊癫痫,口服丙戊酸钠治疗后一直无发作,1周前家长自行停药,今晨患儿出现双目凝视,面色发绀,四肢强直,继之出现四肢有节律的抽动,持续40分钟来院,就诊时发作仍未缓解。
患儿的发作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强直性发作 B:阵挛性发作 C: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 D:癫痫持续状态 E:癫痫连续状态
某男性患者,26岁,右足底放钦铸钉例伤10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每次发作数秒钟。当声响及触碰病人时均可诱发以上症状,发作间隙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但病人神志一直清楚,不发热。
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是
A: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 B:中和游离毒素 C:控制和解除痉挛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防治并发症
某患儿,6岁,体重22kg,抽搐反复发作3年。发作时突然扑到,神志不清,颈项及全身强直,继而四肢抽搐,两目上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及面部色青,舌苔白,脉弦滑。
提示:脑电图检查可见多棘慢波。发作类型是
A:失神发作 B:强直性发作 C:强直--阵挛性发作 D:阵挛性发作 E:肌阵挛发作 F:失张力发作
某患者,超声诊断为继发性孔房间隔缺损。
继发性孔房间隔缺损的发生部位有
A:房间隔中部 B:房间隔下部最低位处(房、室间隔连接处) C:膜部室间隔的心房部 D:靠近上腔静脉入口 E:紧邻下腔静脉入口 F:单心房
患者,女性,烧伤后继发医院内感染,伤口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发现:血平板上培养物呈迁徒扩散生长,麦康凯琼脂上形成不发酵乳糖菌落。
引起继发感染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变形杆菌属 B:摩根菌属 C:普罗威登斯菌属 D:埃希菌属 E:葡萄球菌属
根据某医院近年来肝癌住院病人400例分析,乙肝病毒感染者占80%,无乙肝病毒感染者仅为20%,说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癌的危险要大于无乙肝病毒感染者。这一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C:不正确,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不正确,因为只是病例组的资料,而无对照组的情况 E: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癌发生率为不感染者的4倍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1)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2)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10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根据某医院近年来肝癌住院病人400例分析,乙肝病毒感染者占80%,无乙肝病毒感染者仅为20%,说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癌的危险要大于无乙肝病毒感染者。这一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C:不正确,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Pied确,因为只是病例组的资料,而无对照组的情况 E: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癌发生率为不感染者的4倍
根据某医院近年来肝癌住院病人400例分析,乙肝病毒感染者占80%,无乙肝病毒感染者仅为20%,说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癌的危险要大于无乙肝病毒感染者。这一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C:不正确,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不正确,因为只是病例组的资料,而无对照组的情况 E: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癌发生率为不感染者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