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41岁,身高1.7m,体重85kg,血压142/79mmHg,血脂LDL-C是2.8mmol/L(110mg/dl),其父亲也患有肥胖症。该男子的日常食物摄入量不高,不愿参加运动

你认为该男子为了自己的健康应该如何做

A:减少能量摄入为主 B:采用适当的减肥药物 C:减少能量摄入+减肥药物 D:低脂肪饮食+规律运动 E:上述都可以

饮水与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当饮用水受到细菌.病毒.原虫等生物性污染时,可引起介水传染病,若受到汞.铬.铅等有毒化学物的污染时,可导致急.慢性及潜在性的危害。

影响化学消毒副产物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A:水的硬度 B:加氯量 C:有机前体物的含量 D:水质的温度 E:溴离子浓度 F:水质的微生物种类及数量 G:水的PH值

在2003年8月前,评价过的885种因素中有88种已证实为人类肯定致癌因素,例如已有充分的调查显示慢性镉中毒能引起肾癌,所以镉被列为第1类致癌物。

第1类致癌物必须有

A:对人类致癌方面充分的证据 B:充分的动物实验结果证明 C:已建立了动物模型 D:有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 E: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

在2003年8月前,评价过的885种因素中有88种已证实为人类肯定致癌因素,例如已有充分的调查显示慢性镉中毒能引起肾癌,所以镉被列为第1类致癌物。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1类致癌物

A:黄曲霉毒素 B:联苯胺 C:砷化合物 D:甲醛 E:2-萘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提示:对该化学物进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如果该化学物是阳性结果

应满足何种条件

A:各组观察指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B:染毒组发生对照组未出现的肿瘤类型,但无对照组的历史资料 C:染毒组动物肿瘤出现比对照组早,无显著性 D:染毒组动物肿瘤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E:各组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提示:如果该化学物质致突变试验结果阳性,要进行致癌性的评价。已经完成短期试验,要继续进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试验设计应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提示:对该化学物进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如果该化学物是阳性结果

关于剂量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设3个染毒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 B:3个染毒剂量组包括无作用剂量组、预剂量组、最高剂量组即发生肿瘤的剂量组 C:中及低剂量组则按等差级数下推 D:为了在每组动物数不太大的条件下,使染毒组的肿瘤发生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肿瘤自发率,一般认为最高剂量应尽可能加大,这样才不至于漏检致癌物 E:必要时要另设一个溶剂对照组

有一种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拟应用于化妆品中,先需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提示:在该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危险度评价的资料来制定其安全限值(卫生标准)。

如果对该化学物质进行危险度管理,不属于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制定该化学物质的卫生标准 B:对其使用进行环境检测 C:对接触人群进行观察监护 D:执行其相应的卫生标准 E:进行危险度评价

化学物的致癌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不一定也对人类致癌。

要确定化学物对动物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

A: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B: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C: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 D: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E:细胞转化试验

化学物的致癌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动物致癌的化合物不一定也对人类致癌。

要确定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是

A:原癌基因激活试验 B: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试验 C: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D:姐妹染色体交换试验(SCE) E: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某成年男性,政府公务员,平均每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如下:能量摄入量为10.03MJ(2400kcal),维生素B1.4mg,维生素B20.76mg,烟酸15mg,视黄醇800μg,维生素C100mg。

为了提高该营养素摄入量,应增加哪类食物的摄入量

A:动物内脏 B:禽肉 C:赤豆 D:植物油 E:鲜豆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